第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中国消费市场正在强劲复苏中,这对于消费金融行业无疑是好消息。随着《,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出台,原来无视风险野蛮增长的平台受到监管严厉打击,甚至被迫退出消费金融市场。
放眼未来,只有积极向金融科技靠拢,有效提高获客能力、降低运营成本以及坏账率的审慎经营者,才有可能在消费金融残酷竞争的红海市场里生存下来。
新陈代谢,消费金融步入转折时刻
一方面,过去五年的发展里,消费金融也经历了野蛮生长到大洗牌分化,在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共同发力下,消费金融在阵痛中逐步走向规范发展。
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表示,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的推进,很多初创型、无牌照的公司正逐步退出市场。清理掉“野路子”平台的同时,监管也打开正门,很多具备实力的传统金融机构、大型科技公司均可申请消费金融牌照。
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也认为,银行开始走出“晴天送雨伞”的窠臼,积极向金融科技靠拢,持续提升消费贷款的资金配置效率。在此背景下,消费金融正在加速回归本质——在控制风险与经济收益之间,寻找可持续的行业平衡。
变局之下,良币驱逐劣币成为常态,此番新陈代谢之后,消费金融下半场的新挑战才刚刚开始。
另一方面,消费金融这五年,行业正逐渐走上良性轨道。特别是在经济亟待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复苏的大背景下,消费金融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刚刚发布的2020年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与二季度比,最终消费支出上升了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季度增速年内,转正。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强调,“下一步,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从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继续发力,进一步推动消费需求的回升。”
政府方面也释放出明确信号,鼓励通过金融创新拉动消费。在9月底国务院发布的《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到,“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结合新型消费领域相关企业经营特点,积极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
行稳致远,比跑得快更重要的是降低运营成本
和赢家通吃的互联网行业相比,消费金融行业受限于牌照数量、资金成本、杠杆率等因素,很难出现前者的繁荣局面。而且,中国消费金融仍处于成长阶段,增量市场更值得关注,因此,对于从业者来说,短期快跑抢占市场就显得没那么重要。
36氪发布的《2019年消费金融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消费金融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垄断局面。在传统银行、持牌消费金融、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均有,的优势企业出现,各具特色,各有所长。”而且,预计2020年中国消费金融的渗透率为25.1%,与美国40%的渗透率相比,发展前景广阔。
因此,比跑得快更重要的是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安然度过危机,才是消费金融企业当前应该遵守的节奏。
亿欧发布的《变中求进—2020年金融科技十大关键词》报告中也明确提出,“消费金融发展的强增量时代正在慢慢过渡到平稳增长期,获客成本、风险成本、贷后管理成本、融资成本不断攀升是当前消费金融行业面临的共同痛点,通过金融科技降低综合运营成本将成为消费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据麻袋研究院调查得出结论,随着监管趋严,收费空间不断压缩,目前很多靠地推获客的消费金融公司,其服务收入已经无法覆盖获客成本、坏账等综合运营成本,导致业务难以为继,只能退出消费金融领域。
因此,迎合行业变化,各种类型的消费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企业开展多层次深度合作,提高风控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是当务之急。而中腾信作为业内,的金融科技企业,多年来深耕消费金融领域,对于市场的变化趋势具备极强的敏锐性。在金融领域技术的探索应用上,中腾信完成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的技术创新,并且能在各种业务场景中做到成熟应用。面临行业变局时刻,中腾信将继续发挥科技创新实力,助力各家金融机构,在贷前获客、贷后催收方面有效降低运营成本,获得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