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股上市公司希伯伦科技公布了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的结果,宣布任命黄筱赟先生为董事长兼,执行官(“CEO”),同时正式对外公布启用“宁圣国际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宁圣国际”)为新的企业名称。
公司改名比产品改名来得容易的多,这是因为品牌价值都附着在产品或服务上。于是各种公司的更名轶事屡见不鲜 。而就以往案例而言,公司改名无非就在于这些原因:
企业结构重组 。企业重组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企业重组是针对企业产权关系和其他债务、资产、管理结构所展开的企业的改组、整顿与整合的过程,以此从整体上和战略上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强化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推进企业创新。典型的案例如 Google 、Coach。希伯伦科技此次的改名同样意在对整个业务生态内的各个环节进行重组,过去的一年里,其通过业态转型内生和收购,新生的金融科技服务业务占比日渐占据主导位置,传统的高成本机械制造和加工业务被陆续剥离。从19年财报中营收扭亏为盈的结果看,其企业结构重组已经是进行时,此次的更名也不过是流程中的一个可以预见的环节而已。
业务定位发生变化 。希伯伦科技更名宁圣国际,显然在于其业务定位由传统制造业转向金融科技服务业。类似的改名事件也有很多,它们普遍反应了客观事实变化。苹果公司直到2007年还叫做“苹果电脑”公司,而随iphone、ipods等各个产品相继在各自市场打开局面,名字里的“电脑”两字便被去除,从这一刻起它便从市值几百亿的“电脑公司”蜕变为了市值万亿的全球第一科技公司。
公司改名会不会影响估值?
答案不言而喻,名字本身就代表了多层含义。寓意深远的改名基本都能在短期内影响估值,多伦股份改为匹凸匹,宝丽来改为神州高铁,湘鄂情改为中科云网,改名之后各家公司相继开始连续打板。而除了A股,美国市场同样有此“传统”,从1850年代的铁路热、淘金热,到1910、1920年代的汽车热、航空热,再到1980年代的生技热,,到2000年的互联网热,这些例子都证明了改名就是短期内提升公司估值的,方法。2001年普度大学出版了一篇论文总结了互联网泡沫时期所有给自己公司名字加上“.com”的都平均在改名五天内这些公司股票涨了53%、十天内这个涨幅达到了74%。
作为严谨理性的投资者,我们坚信估值应该建立在实体面基本面上——比如现金流、成长型、风险等因素来决定。但显然市场会经常不按套路出牌,公司改名这个表面上看起来不复杂的事情却大概率会影响估值,这种非理性的行为现象或也将会影响希伯伦科技短期的未来走势。但就希伯伦科技针对转型作出的一系列布置和调整,其未来也值得期待。
金融科技既是时下热点,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名或许造就一时的光芒,而唯有真材实料,夯实业态结构,方能成就长久的辉煌。希望更名换姓的宁圣国际能从新起点出发,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