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各地要闻>正文

羊城晚报李宜航:把人民的艺术更好地献给人民

时间:2018-12-26 11:11:59    来源:时光头条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李宜航

  在艺术的世界里,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礼物,为谁忙碌就温暖谁的路。

  在,党校学习,让我更加坚信了这一点。一直以来,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都是党校的主业主课。在教学中,有时会寓党性教育于文艺演出之中。半年多来,我们先后欣赏了话剧《雨花台》、《共同家园》、《县委书记廖俊波》、《干字碑》,京剧《在路上》,舞剧《白毛女》,电影《沂蒙六姐妹》等。这些艺术精品,来源于炽热的生活,饱含着为民的情怀,尽情讴歌真善美,极力鞭挞假恶丑,真正讲好了中国故事。很多时候,“有泪不轻弹”的我们,都是边看边不由自主地抹眼泪,发自内心地感谢这些好作品。记得在观看《沂蒙六姐妹》时,很多同学是低着头看完、红着眼睛走出课室的。艺术的感染,在叩问心灵时充满张力、格外有光;更多的时候,它如有诗意,仿佛暖阳,像无言的歌唱……

  这几天,我也和无数的朋友一样,在怀念“醒木一拍笑归去,六十载说尽酸甜苦辣”的评书艺术家单田芳先生。先生厉害,“三千年旧事,八万里风云,尽在唇齿鼓舌间”,“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先生慢走,“一身青袍说南北,再无先生解下回”……他,为什么让大家如此不舍?因为他的声音属于人民,他的艺术和人民在一起!只有拥抱人民的艺术家,人民才会拥抱他;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艺术家,人民才会真正尊重他。人民,是艺术的土壤,也是艺术的灵魂,更是艺术的荣光。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鲜明提出“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又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新时代的艺术创作观?又该怎样落实好,总书记关于艺术创作的重要论述呢?

  艺术,是时代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总书记明确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我的理解,就是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的创作导向,把心融入人民生活,把根扎在人民中间,把话说给人民听;就是要把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艺术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艺术审美的鉴赏家……一句话,把人民的艺术更好地献给人民!具体来说——

  艺术的源泉,来自人民。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他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的源泉”。,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如果没有深切的生活感悟,哪里能创作出感天动地的艺术作品?屈原的雄文——《天问》,哪里是个人之问?他是代表全人类向“天”发问,其间流露出的真挚和悲悯,宇宙为之动容!没有对人民的深切“共情”,没有对困苦的感同身受,何来此等大作?!要不是在乡间劳作多年,深谙“野塘澹荡稻田间”之趣,齐白石怎么能创作出《蛙声十里出山泉》这种不拘绳墨的好作品?郑板桥若不是深切体会到底层生活的不易,又如何描绘得出“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样的深情?黎雄才如没有1954年奔赴长江抗洪前线、边抢险边写生的壮举,怎么能创作出史诗般的新中国山水画经典《武汉防汛图卷》……说到底,艺术,就是要到田野去,到矿山去,到大江奔腾处去,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

  创作的主体,系于人民。,总书记指出,要“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那么,什么样的主体才会让我们报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呢?换言之,我们创作的主要对象是谁?是人民!只有人民,才够这个资格,有这个分量,担得起”被创作”之重!上世纪80年代初,罗中立以一幅《父亲》震惊中国画坛。画里“父亲”那沟壑纵横的黝黑脸庞,恳切而又略显迷茫的眼神,焦灼而又满是裂痕的嘴唇,仿若犁耙的结实双手……虽无繁复的技巧,也没有斑斓的色彩,但是强烈的视觉效果让观者油然而生一股平凡而又伟大的情感。不仅是因为父亲的形象描绘深刻,更得益于画面激发的情感共鸣!此画成为中国油画发展史上一件里程碑的作品,罗中立也藉此被誉为“20世纪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罗中立坦言,“说到底是我长期对农民强烈感受的结果,我想的就是要给农民说句老实话”,“在大巴山与那里的农民同吃同住,和他们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建立了极其深厚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积累,根本画不出这件作品,也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作品。”诚如斯言,只有把镜头对准人民,把画笔转向人民,把艺术情感凝聚于人民,把艺术才华奉献给人民,才会创作出人民喜爱的作品。也只有这样有筋骨、讲风尚、带温度的作品,才能真正浸润到人民的精神世界,触及到人民的灵魂深处,引起人民的强烈共鸣,才会传得开、留得住、香清溢远。

  内容的创新,需要人民。“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一百年前,鲁迅先生就说过:“我们所要求的美术家,是能引路的先觉,不是‘公民团’的首领。我们所要求的美术品,是表记中国民族知能,点的标本,不是水平线以下的思想的平均分数”。艺术的生命力,归根结底还是靠创新,“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而艺术的创新,就要到人民中去实践、实现。离开了人民、远遁了生活,搞创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不可能有什么神来之笔,更不可能妙绝时人。有人强调艺术创新来源于艺术家的个性和个体的生命体验,但请不要忘记,这种个性的涵养同样也是来源于深植生活、扎根人民。只有嚼透生活这本书,只有深切理解人民的思想情感,才能在艺术上出新、出彩。记得《黄河大合唱》吧——“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无数革命儿女当年就是唱着它雄纠纠、气昂昂奔赴战场。这曲“采用了七种不同演唱形式”的时代最强音,就是冼星海抵达延安后,为抗战激情所感,在土窑中抱病奋战六昼夜谱成的。它的创新,最主要就在于“为抗战发出怒吼”。

  评判的标准,要问人民。“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艺术当然也是为人民创作,,总书记就明确提出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这就告诉我们,艺术创作要考量人民的生活状态,要重视人民的身心感受,要能为人民喜闻乐见,不能一味强调“超前”、“颠覆”、“史所未见”。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大众的耳朵是靠谱的,他们识好歹、知美丑、辨优劣,拥有最终的发言权。雕塑界泰斗潘鹤为深圳特区创作《开荒牛》时,一些领导批评说“我们是特区,怎么让我们做牛做马?”为珠海特区创作《渔女》时,也有不少人批评说“我们是特区啊,要男人站起来,要发奋图强,门户打开,你做裸体女人雕塑干什么?”事实上,寓意不屈不挠、奋勇争先精神的《开荒牛》雕塑一落成便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向世界昭示光明,向人类奉献珍宝”的《渔女》雕塑也迅速成为珠海的城市象征。你看,作品好不好,最终还得问人民!

  艺术,“有着抚慰粗野的胸怀、软化顽石或使千年老树弯腰的魅力”,所以人们像期待新生儿一样期待它。让我们共同努力,把人民的艺术更好地献给人民,让人民在艺术中生活,在生活中艺术。

  (作者李宜航,系,党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修班学员,羊城晚报社副社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