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至23日,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8年会在苏州圆满举行。这是基金会论坛的第十次年会,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关心基金会和公益事业发展的612家机构1050名嘉宾与会。其中,基金会252家,有234名基金会理事长、理事和秘书长莅临现场。国内外跨行业专家、学者和嘉宾,回顾前十年,畅想新十年,共话社会转型中的基金会行业生态。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伴随着中国公益突飞猛进的十年走到今天。据2018年轮值主席之一的阿拉善SEE基金会执行理事长艾路明介绍,经过十年发展,基金会论坛组委会成员已经汇聚21家优秀基金会,并且创立了城市峰会、“秘书长说”、基金会开放日、国际参访和年度盛会等品牌活动,成为推动行业发展、培育公益生态的重要平台。
艾路明,阿拉善SEE基金会执行理事长
除主论坛外,还聚焦热点,举办16场议题丰富的平行论坛,主题包括“基金会如何引领行业共同价值”、“开挂的公益,从来不只靠情怀”、“从国际视角看基金会的使命与责任”、“让筹款回归初心和价值本源”、“技术让公益更有AI”、“民间公益十年,新企业家如何做慈善”、“苏式公益与江苏社会转型”等。此外,组委会按惯例还举办了“罗马街市”、“闪电发言”和主题晚会,开、闭幕式的两场基金会秘书长圆桌论坛也是年会一大亮点。
十年陪伴,见证公益“黄金时代”
秦晖,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秦晖在主旨演讲时表示,新世纪的十多年来,中国民间公益事业的发展有目共睹,一是公益资源扩大,二是公益形势升级。
“幸运的一代人遇上了公益的黄金十年。”同样也是本届轮值主席之一的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潘江雪如此评价。
潘江雪 ,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2008年以来的十年,中国公益事业发生了诸多指标性事件:汶川地震救灾激发慈善捐赠和民间公益热潮;北京奥运会开启志愿服务时代;民营企业家参与公益热情,;公益慈善透明度和信任感一再经受考验;互联网创新重塑公益行业形态;《慈善法》出台,行业规则确立;……
现如今,中国公益组织的体量之大远非十年前可比,公益行业的组织化程度也远甚于当年。截至目前,基金会规模已经增长到6938家。可以说,基金会已经成为公益慈善领域的基石力量,在解决社会问题、引领社会创新、带动行业发展方面发挥着独有作用。
李弘,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李弘介绍说,作为典型的资助型基金会,壹基金十分关注基层公益组织的成长,尤其是县一级、社区里的公益力量,以此带动更多人人公益,引导每个人更加关心社会,参与公共事务。只有整个社会变得更好,基金会赖以生存的社会资本才会更好。
在资深公益人士何道峰看来,这十年公益界发生了太多变化,站在今天的时空,现代公益转型趋势明显,从以扶贫济困、助孤助残为主,向培育人的公平和自由的现代性转变。这方面的公益资源和人力投入越来越多,并且投入的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基金会的作用逐渐外溢,成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支持力量。北京修远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杨平认为,公益组织要发展必须关注国家大战略,任何政府的资源合作机会都不要错过。中国正在崛起,具备条件的基金会同仁应当向外看,走出去,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现场闪电
作为现场闪电的发言者之一,90后公益人吕健分享了他在乌干达一家教育机构的公益经历。聚焦非洲本土的职业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致力于让非洲本地青年拥有自我造血能力,他们已经走在海外公益行动的第一线。
立足当下,迎接公益行业挑战
金锦萍,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主任
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主任金锦萍表示,无论谈什么,我们都要立足我们所处的时代、所处的国度,直面政社关系带来的压力与动力、技术发展带来的冲击与助力、市场发展带来的竞争与共生和政策法规带来的规范与规矩。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公益领域和基金会行业的问题并未减少,成就与迷茫相伴而行。
徐永光,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发起人,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发起人徐永光感慨,虽然我们的年会规模很大,但是公益行业真的很小,大多数民间草根公益组织生存艰困,社会转型的,挑战就是活下去。他呼吁,“基金会的资源要更多地流向民间,只有这样,我们公益慈善的公信力才能够建立起来,这对于构建中国公益慈善系统的良性生态非常重要。”
刘洲鸿,林文镜慈善基金会秘书长
对此,林文镜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刘洲鸿也有同感,基金会处于公益行业链的上游,但目前资源能力很强的官办基金会往往独立性不足,效率较低;资金相对充沛的企业基金会又面临专业性不足,钱花不好。
王志云,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志云也疾呼:“资助型基金会实在太少,不利于整个公益行业发展。中国特别需要大量的资助型基金会,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涂猛,浙江传化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浙江传化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涂猛表示,这十年中国公益发展有三个角色十分清晰,分别是启蒙社会公益的思想家、敢于混搭创新的冒险家、以及千千万万在基层辛勤耕耘的公益人。“我们基金会行业有一个使命,就是要拉后面的小兄弟一把,一起往前走。”
做慈善是我们的自由选择,困难和挑战时时有,我们要有能力、有决心、有信念来拥抱困难,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有真正的公益人,才懂得十年如一日打磨一个公益产品的那份坚守。
在百度基金会副理事长周达看来,未来公益的形态将呈现无数的可能性。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传统公益产生非常大的挑战。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公益也将面临时代的新诘问。
吕全斌,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长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长吕全斌表示,基金会是社会问题的实验室,也是社会创新的发动机,我们不能总跟在别人后面,不能老做拾人牙慧的事。而应该有一个个先锋者、先行者、先试者,冲在时代前面,引领行业方向。
沈丹玺,北京三一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
作为年轻一代的生力军,北京三一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沈丹玺参加秘书长圆桌论坛时说:“我相信,稚嫩的肩膀会一代一代地出现,更多有理想有热情的人会涌现出来扛起公益的大旗,成为未来十年的中流砥柱。”
下一个十年,公益生态优美可期
贾西津,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
展望未来,当我们十年后反看今天,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有多少能够被未来“拾”起来。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贾西津表示:“公益是对公共价值最直接的关注,希望我们的公益是可持续的。”
行业发展需要支持系统。福特基金会中国,代表高倩倩认为,公益慈善是一个生态系统,基金会作为整个公益生态系统的重要参与主体,既要重视导引源头活水,也要关注培育肥沃土壤。
彭艳妮,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在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彭艳妮看来,公益行业正在走向一个多维的立体生态。包括基金会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数量达到了一定规模,基金会也需要有一个社会化运作体系来维持公益生态的发展。
公益生态不是公益组织的简单汇总,各家基金会和各类公益组织不能只是简单的聚,更要喜悦的合。作为国内,的基金会行业平台,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一直将建设行业生态系统作为己任。今后,将继续发挥平台功能,搭建行业信任桥梁,努力让公益人之间的交往变得简单,让公益创新要素的流动更为高效,提升中国公益生态的整体水平。
交旗仪式
在年会闭幕式上,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正式从阿拉善SEE基金会和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手上接过论坛接力棒,成为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新一届轮值主席。
正如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在开幕致辞时所说,期待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能够把握时代赋予的使命,启迪更多公益,,推动基金会行业发展,在社会转型的新时代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