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各地要闻>正文

心理服务是刚需,且迫在眉睫

时间:2018-07-23 16:26:26    来源:中商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凸显出社会心理服务的必要性;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则凸显出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性。由此,心理服务的需求也被推向了“刚需”的层面。”

  2018年7月2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二届心理行业发展促进大会上,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心关爱·进百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公益工程专家顾问刘晓明在做“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如何建设”主题报告中说到。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心关爱·进百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公益工程专家顾问刘晓明

  他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凸显出社会心理服务的必要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使得心理健康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则凸显出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性。由此,心理服务的需求也被推向了“刚需”的层面。以上两方面是“心关爱·进百城”公益工程实施的时代背景和政策依据。

  据中国疾控,精神卫生,数据显示,中国各类精神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数超过640万,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人数达110万。根据WHO推算,到2020年,我国精神疾病负担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

  2017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心理健康服务还需抓紧补短板》的深度文章,其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仅有精神科医生2.77万人,心理治疗师5000余人,也就是说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的咨询师是不到3万人,远远低于同等经济条件的其他国家水平。文章还指出,近年来,因人际关系、就业问题、学业压力、情感变故等心理问题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老百姓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成为刚性需求。

  他强调,“心关爱·进百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公益项目立足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实际,积聚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通过“专业引领+行动推进”的运行模式,打造区域社会心理服务的典范,培养区域社会心理服务专业的人才,建立区域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平台等,满足海量社会大众的心理服务需求。

  据悉,本次会议由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京师博仁(北京)科技发展股份公司、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等联合主办,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心关爱基金支持。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原卫生部部长、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终身荣誉会长张文康,民政部原副部长、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创始理事长徐瑞新,国务院新闻办原副主任杨正泉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原国务院参事、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教授彭聃龄,中社心关爱基金执行主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公益工程常务副组长孙啸海等与来自全国各地600余位代表嘉宾出席了本次会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