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各地要闻>正文

富途证券:Spotify上市收涨13%,它会成为下一个千亿市值的「奈飞」吗

时间:2018-04-04 16:15:49    来源:安卓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富途证券获悉,全球,流媒体音乐平台Spotify4月3日于纽交所挂牌上市,代码为「SPOT」,开盘价165.90美元,较参考股价涨27%;收盘价149.01美元,较参考股价涨12.89%,目前市值高达265.406亿美元。


  行情来源:富途证券

  虽然市场上对Spotify一片看好,但从长期来看,它也面临着Apple Music等不差钱对手的持续追赶及其他问题,它真的会成为像奈飞那样的超级大牛股吗?

  收入模式:国内内容平台的梦想——会员订阅贡献约九成收入

  根据招股书,Spotify2015、2016年和2017年营收分别为19.4亿欧元,29.52亿欧元和40.9亿欧元。2017收入同比增长达39%。

  用户数据方面,Spotify拥7100 万付费会员和 1.59 亿的月活跃用户月活跃用户,占整个流媒体音乐市场42%的份额,付费会员的数量接近竞争对手Apple Music的两倍。2017年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46%。

  Spotify的收入模式是国内内容平台的梦想模式,其业务模式是「免费+增值」。其中增值服务对应的付费会员达7100万,贡献总营收的九成左右。


  数据来源:Spotify招股书,富途证券整理

  另外的10%总营收源自基于免费用户的广告收入。Spotify有很大一部分的免费用户处在18-34岁年龄段,这对于广告商而言有很大的吸引力。其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未来将加大在广告业务的投资。

  此外,通过给予免费用户足够的耐心,及为付费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体验,Spotify实现了免费用户向付费用户的高转化率。根据招股说明书,2014年以来Spotify 的新订阅用户当中,60% 最初都为免费服务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这两种主要的营收模式仍然无法覆盖成本,但2017年其营收增速已经超过成本增速。

  音乐产业复苏,音乐流媒体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自2008年正式上线以来,Spotify以,的用户体验和人性化的推荐功能这两大法宝,从一家瑞典的初创公司成长为如今的音乐流媒体巨头,且在整个音乐产业掀起了一场流媒体的巨大变革。2016年全球音乐收入达到157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6%,增长速度加快,这是20年来,的年增长率。

  目前Spotify已经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但现有市场的渗透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方面,Spotify在瑞典本国的流媒体市场中占了95%以上的份额,而其他市场的渗透率还远低于这个水平,据Ovum估计,截至2017年12月31日,在65个活跃用户所在的国家和地区,总共只有12%的付费智能手机用户使用Spotify。

  另一方面,用户在音乐平台的停留时间也有较大的提升潜力,即使是在相对成熟的市场。根据尼尔森的数据,美国人平均每周听音乐的时间超过32小时,Spotify相信还有很大的空间去捕捉更多的音乐时间。

  此外,Spotify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流量增长点和核心竞争力。Spotify是首家扩展视频内容的音乐流媒体平台,目前已经上线的产品有podcasts。其在招股书中提到,未来将继续扩展其他非音乐内容,例如口头文字和短格式插页式视频等。同时,Spotify表示未来将加大投入财务及其他资源以创造新形式的原创内容。

  对标奈飞,盈利成为难题

  富途证券认为,盈利问题是Spotify的一大难题,Spotify也在招股书中就其中风险警告了投资者,说它可能无法带来充裕的营收以实现盈利,或者基于一个可持续的模式带来正向现金流。

  相比之下,视频界的流媒体巨头奈飞的故事就十分美好。根据奈飞的财报,2017年第四季度其营收达32.86亿美元,净利润1.86亿美元,全球用户总数达1.1758亿人。另外,奈飞市值超过1000亿美金。

  和Spotify相似,奈飞也会向内容制作商购买版权,但不一样的是,奈飞还自己原创内容。而高质量高辨别度的自制内容,正是奈飞做到涨价的同时增速不变缓的秘密武器。

  相较之下,Spotify目前还只能依靠低价和打折来争取用户,即使面对不断增加的通胀压力,也不敢冒险涨价。盈利对Spotify来说似乎还遥遥无期。

  值得注意的是,Spotify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其在招股书中提到未来将加大投入财务及其他资源以创造新形式的原创内容。

  Spotify能否在未来的某,成为音乐界的奈飞?一切有待时间认证。

  重要声明:本数据内容仅供参考,惟不保证该等数据,正确,亦不对由于任何数据不准确或遗漏所引起之损失负上责任。本资料并不构成对任何投资买卖的要约,招揽或邀请,建议或推荐。过往的表现并非未来表现的指标。投资前,投资者应充份了解产品性质及风险,考虑投资是否适合阁下的个别情况,如有需要,应咨询专业顾问。


注: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