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各地要闻>正文

一碗粉 大产业——柳州螺蛳粉饮食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

时间:2018-01-08 15:40:20    来源:中国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中国网东盟1月8日讯 一座城,一种味。说到广西柳州,十个有九个会想到螺蛳粉。如今,螺蛳粉业已成为柳州最重要的一张名片。为了助力螺蛳粉品牌的升级发展,1月7日上午,,螺蛳粉博物馆——柳州螺蛳粉饮食文化博物馆在柳州市鱼峰区螺蛳粉产业园正式开馆迎客,八方宾客蜂拥而来,一边品尝螺蛳粉,一边感受柳州螺蛳粉文化的源远流长。广西及柳州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中国网东盟频道等媒体代表出席了当天的开馆仪式。

  

开馆仪式现场


  

出席开馆仪式的相关领导及嘉宾


  柳州螺蛳粉与南宁老友粉、桂林米粉同为广西三大,米粉。软韧爽口的米粉搭配酸笋、花生、油炸腐竹等食材,加上由螺蛳等材料熬制的汤料,构成具有辣、爽、鲜、酸、烫风味的螺蛳粉,在柳州的大街小巷飘香。

  据考证,螺蛳粉的螺蛳已有几万年的历史,25000年前柳江人穴居白莲洞至今还有捕捞螺蛳的遗迹。柳州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意识到,深入挖掘和研究螺蛳粉文化,筹建柳州螺蛳粉博物馆,打造“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将是柳州螺蛳粉能够“走出去”的关键。柳州螺蛳粉博物馆作为一个创造性文化板块、创新性发展平台,将起到助力柳州螺蛳粉市场繁荣,推动柳螺文化兴盛的作用。

  

柳州螺蛳粉饮食文化博物馆馆长倪铫阳在开馆仪式上致辞


  柳州螺蛳粉饮食文化博物馆馆长倪铫阳在开馆仪式上说到,螺蛳粉博物馆历经两年半的筹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柳州人有一个螺蛳粉博物馆,让柳州的这个非物质文化传承下去,让柳州的螺蛳粉创业者有一个家,让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螺蛳粉爱好者有一个美好的体验和记忆。

  

广西烹饪协会会长曾大文致辞


  

柳州市文新广局副局长曾云飞致辞


  

相关领导及嘉宾触摸启动球宣告柳州螺蛳粉饮食文化博物馆开馆


  

相关领导及嘉宾共同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揭牌


  

少数民族姑娘跳起欢快的舞蹈庆祝柳州螺蛳粉饮食文化博物馆开馆


  据现场参观,博物馆分为展示区、生产区、演示区、体验区和购物区五大区域。展示区内按照展览分四大展区:探·螺蛳粉之源、观·螺蛳粉之路、品·螺蛳粉风味、谋·螺蛳粉大业,从螺蛳粉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制作工艺、产业发展、未来畅想等层面深入挖掘其内涵。通过文字、声音、影像、物品、雕塑、艺术装置等形式,借助声光电等现代多媒体技术展陈手段,让人驻身馆里,仿佛可以穿越25000年前柳江人穴居白莲洞捕捞螺类煮食的场景,回到旧时柳州东门城楼下的大碗茶铺子,走进老巷街头朴素的螺蛳小摊……浓浓的柳州乡情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体验区和购物区设置在一楼,体验区内分为DIY区和品尝区,游客可以在DIY区体验亲手制作螺蛳粉的乐趣,在品尝区吃到正宗柳州螺蛳粉。购物区内设有62个货架,将陆续入驻柳州各大螺蛳粉品牌,作为博物馆游览的,一站,游客在此可以带走自己心仪的螺蛳粉。

  

八方来宾在柳州螺蛳粉饮食文化博物馆品尝区品尝螺蛳粉


  在博物馆开馆仪式上,柳州味之坊螺蛳粉产业园厂区也宣布正式投产。在生产区,可以参观到螺蛳粉生产高度自动化的总装车间,这个总装车间还向大家展示传统美食与现代化工业相结合的风采,使游客可以进一步了解预包装螺蛳粉生产的,一道工序,每天有近10万包袋装螺蛳粉从这里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为实现螺蛳粉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柳州市政府专门出台了该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实行柳州螺蛳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并建设了柳州螺蛳粉产业园。产业园区建筑面积共计约6.5万平方米,园区整合了包括原料供应、加工产品、包装、网络销售、物流配送等一条龙产业,并将设立“螺蛳粉商学院”,为螺蛳粉企业培训经营管理人才;建立螺蛳粉博物馆,深度挖掘柳州螺蛳粉文化。同时,柳州还将强化螺蛳粉产业链布局,,推进螺蛳养殖、笋与豆角的种植,以及腐竹和米粉的规模化生产等,形成产业化集群优势,为螺蛳粉产业降低生产成本。

  据了解,柳州市以味之坊螺蛳粉及桂之味螺蛳粉等品牌为龙头,在大力发展预包装螺蛳粉的同时,也在电子商务拉动消费方面发力。目前,柳州螺蛳粉在全国电商平台米粉特产类销售量,,成为全国“网红”小吃。据柳州市商务委统计,2016年底,该市网上螺蛳粉店铺达5000多家,互联网日均成交量超过30万盒,产值由2015年的5亿元增长到现在的30亿元。

  螺蛳粉是柳州城市的味道,作为柳州这座城市特有的名片,挖掘螺蛳粉饮食文化,促进螺蛳粉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无疑是筹建螺蛳粉博物馆及建设螺蛳粉产业园的初心。如今随着这座独特的地方美食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将使柳州螺蛳粉饮食文化品牌之花更加灿烂的绽放于世人面前,柳州螺蛳粉产业也将驶入一个集聚发展的快车道。(覃善坤 韦丽琼)











注: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