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大西安建设元年!
2018年,西安以“大”开篇!
从“一带一路”建设、经济改革到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西安在中国2017年大事件中全面展示了跨领域发展的新形象,向全世界传递出了古城的“好声音”。2018年起始,在如期而至的大雪中,西安展示了文化古城的从容不迫。这场大雪似乎也预示着,新一年的西安将以“大”开篇。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与之伴随的是对亚太和欧洲地区的政治、文化影响力的迅速提升。西安的国际化定位正是配合国家的“一带一路”政策,输出国际化影响力。 从文化层面来看,西安有“大”历史的,优势。从深厚的底蕴到强大的文化基础,西安古城在国际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综合这些因素,西安迎来了“大趋势”下的“大”机遇。
机遇之下,西安是否能够当仁不让成为中国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西安如何将历史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的优势?能否从西安的辉煌历史中看到中国的未来?这些问题是全民关注的焦点。
1月6日,拙见于西安人民剧院举办了一场“历史与未来·掌控大趋势”大型演讲活动。与会嘉宾可谓大家云集,包括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全球经济、政治观察家多丽丝·奈斯比特,电影导演郑大圣,国务院参事汤敏,自然艺术家、自然音乐发起人陈志鹏等各领域人士。
活动开始,拙见出品人田延友先生结合西安与大趋势提出了三个问题:北上之后,唯有长安?西安厚重的文化,是重重的壳,还是勇敢的心?“生、冷、蹭、倔”的陕西人拥有非我莫属的历史,如今面对未来,是否还能当仁不让?
郑大圣、汤敏从历史、文化、经济、教育等方面分别进行了21分钟的“灵魂”演讲,并与主持人田延友针对具体问题展开对谈。
对郑大圣导演而言,不断反省,不断追问,是对待历史应有的态度。他从德国人对待历史的态度出发,表达了“历史永远在现场,不管我们知觉不知觉,历史永远会潜入未来”的观点,所以对待历史需要持续地反省、反思,这会让我们更强大。
汤敏先生则从对未来的态度出发,说明了学习中的重要性。谈未来,很多人都非常焦虑。面对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科技创新,花旗银行和牛津大学的一份研究显示,很可能中国目前77%的工作将要被机器人所替代。我们应该怎么办?未来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怎么解决教育上的诸多问题?或许,在迅速的变化世界中,应对它的,变化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幸运的是,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机会,需要我们去抓住。
之后,主持人田延友与奈斯比特夫妇就经济、教育、科技、国际化等方面展开对谈。西方国家的优势是否正在走向终结,美国梦是覆灭还是重生?哪些人属于全球中产阶层?俄罗斯、日本等邻国正在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中国应该向这些国家学习什么?放眼世界,中国的教育整体处于什么水平?
面对这些问题,奈斯比特夫妇给出了精彩的回答。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对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创新,在E=MC²中,如果E代表教育,那么MC应该是什么?奈斯比特夫妇认为,如果E代表教育,那么MC就是教育能带给大众的力量。人们可以用教育去创造知识型的世界,如今的社会是需要不断学习的社会,否则将远远落后。
在演讲活动的,环节,主办方启动了2018年“极点计划”,远行南极,进行一次知行合一的思想旅程。拙见西安总策划吕文棣先生邀请,文化学者肖云儒、陕西省政协常委雷涛、原陕西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桂维民、,文化学者张培合等一起参与并见证了“极点计划”的启动。
把文化由护身符转化成创新力、行动力是这次演讲活动探讨的关键点。西安文化自信的起点,或许是让自身因文化而成长,让所有链接西安的人因文化而受益。2018年的西安以大雪开篇,同时以一场盛大的思想分享开启“历史与未来”的探讨,大趋势之下,西安也拥有,的机遇,在新的一年,古城必将向全世界展示更强大的影响力。
本次思想分享是“拙见西安”开年大典,拙见是一个跨界思想交流平台,每一场活动都会邀请来自文化、艺术、经济、科技、媒体、公益等领域的名家,分享独到见解。拙见自落地西安后,致力于以拙见探求真知,用思想引发共鸣,为古都西安带来更多思想盛宴。(记者:穆昱帆 拍摄:谱时 特约摄影:刘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