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各地要闻>正文

中产父母纠结之痛: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适合孩子

时间:2017-12-29 14:49:13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摘要:在两种教育系统之中转换,作为家长,有何担忧?作为孩子,适应的如何?

  临近年末,各种教育展和学校招生会蜂拥而至,家长们被眼花缭乱的招生信息砸的晕头转向,茫茫不知前路。在择校时,有一个问题永远被提起,却永远没有答案。『该给孩子选择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这是很多父母心中的纠结之痛。

  现行的公立教育凭借其强大的传统和学术上的苛求,是家长们相当长时间以来的,选择。独木桥难过,但终有过去的机会。公立教育一直雄霸到今天,不得不说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

  从1969年起,情况缓慢的有了变化,“北京巴基斯坦,学校”出现了,给了一小撮身份特殊的人不同的教育体系和理念。一个小窗口的开启,才得以发现窗外还有如画的风景。现如今,国际学校、私立学校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独木桥变成了几条通往对岸的曲折大马路。

  那么,问题就来了。

  『该给孩子选公立学校呢?还是私立学校?』

  『如果公立学校的路走不通该怎么办?立刻停止转私立吗?我怎么知道这个时候停止,是悬崖勒马,而不是半途而废呢?』

  『什么样的私立学校适合我的孩子呢?』

  大多数家长经过考虑,选择后,都会坚持到底。说白了,最终结果如何谁都不能确定,毕竟,教育是个长线项目。但,还是不乏有些家长,思忖之后,帮孩子做了二次选择。最开始选择了公立学校,第二次选择转到私立学校。抉择之中的犹豫和迷茫,抉择之后孩子的挑战和适应,他们最清楚。

  “我们当时从有这个想法,到最终实现,大概经历了整一年的时间。”

  严先生,两个女儿现都在启明星双语学校就读。大女儿读二年级,小女儿幼儿园。

  “其实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没有,的好与坏,私立学校也没有一定比公立学校好十万八千里,主要看你对孩子的人格塑造和知识体系方面的期许是什么。”

  严先生的大女儿一年级原就读于海淀区的一所公立学校。作为外地人的夫妻俩,为了拼到这个学位,他们倾其所有买下了一套连四口人都塞不下的学区房。

  “我们也没有多考虑,觉得房子都买了,从经济上算成本还是低的,而且当时觉得这个选择是比较安全的。其实公立学校的种种事情我们也只是耳闻并没有亲身体会,直到你亲身体会后,才会做出另一种选择。”

  说到那节体育观摩课,严先生有些激动起来。为了那节课的成功,他的大女儿连续上了25节相同内容的体育课。每个孩子跑几步,跑到什么位置都做了严格的规定。

  “她那几天生病了,其实不能再去上体育课了,她非要去,因为老师说了,生病了也不能请假缺课。”

  “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我试图告诉大女儿事情不应该是这样做。她反驳我说其他同学都是这样的。这个时候,我突然觉得对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很难有一个交代。”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过几次,学校对低龄孩子的约束过于死板,让本该在操场上疯跑和与同学嬉戏打闹的童年时光,蹉跎在了一间小小的教室里。严先生一家知道,这不是他们想要的,改变迫在眉睫。

  最终, 他们选择了启明星双语学校,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带有“,性”的。他太太和他的工作地点相继发生了变动,本就准备转到私立学校,这个原因成为了推波助澜的,一棒。

  “启明星(三里屯校区)离我们上班的地点都很近,但仅仅这个原因不足以让我们选择它。其他的双语学校我们也去看过,并不是没有了解。 从公立体系出来后,你就被迫要去研究另外一种体系。对这种体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后,觉得启明星还是很符合我们的期望的。”

  “启明星十几年来一直坚持双语教学,其实它最开始笃定的方向是很具有前瞻性的。对中国孩子来说,双语教育、国际路线是一个,结合。”

  抛弃了狭小的学区房,严先生一家在三里屯安下了新家。谈到自己的两个宝贝女儿,这个有着黑黑皮肤的七尺汉子,眼中充满了温情。他说,现在,中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早晨牵着两个女儿的手去上学。这短短十分钟的上学之路,给了他全天的能量。他希望,这样的时光能越长越好。

  父母能给孩子,的教育,莫过于此,让爱伴其成长。

  严先生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在一个呼吸自由,并且个人和社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得到正向良好体现的环境成长,他们选择了启明星双语学校。他说:“早上如果天气好,女儿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出去撒欢疯跑。这在公立学校是不可能的。”

  他们希望,女儿可以一直这样,在她热爱的画画和音乐领域不断探索。因为,学校给予了足够的空间和支持,来保证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有个性化地发展。

  与严先生的情况不同,张女士和崔女士对孩子在公立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总体比较满意。

  “孩子在公立学校这几年,基础学科方面还是比较扎实的。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还是强的。其实我的孩子在公立学校还是挺游刃有余的。”

  张女士的女儿现就读于启明星双语学校,初一,小学五年都是在北京一所,小学就读。

  “其实我们最早的想法是孩子以后要出国上学的,这是我们的远景目标。公立有它好的地方和薄弱的地方,譬如语言方面。我们选择启明星,希望现在她过来,让她提前适应语言,还有课程设置和文化都能和国际接轨,这样她后面再出去会适应的快一些。”

  “跟孩子谈了,要转学,孩子刚开始是不愿意的,因为她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她也是很艰难的,,跟我们商量能不能上完小学六年级再走,她舍不得她的小伙伴。”

  一般公立学校小学一直到六年级结束,而很多私立学校,从六年级开始就进入了初中。启明星就是如此。

  “其实我的女儿挺害怕从中间进入一个陌生环境,她是那种慢热的孩子,她对自己还是有充分认识的。”

  张女士的女儿再三考虑后,最终还是接受了六年级就转出来,放弃了跟熟悉的小伙伴和相伴五年的校园再多待一年的想法。

  初到启明星的适应期,远比张女士预计的短。“她有一次回家跟我说,在以前的学校上课一周才笑一次,在这上课,要笑好几次。”友好的同学关系,也让张女士的女儿更快的融入新环境。

  “之前也考虑过她上完小学后送她出国,没有上私立学校的打算,想让她一步迈出去。因为我们都是从公立体系里过来的,对国内的大学是有保留态度的。后来通过多方地打探,发现初中送出去有点儿早,孩子还那么小,也怕她出去后把中文落下了。”

  张女士的担心不无道理,她一个朋友的孩子就是初中送到美国的,几年下来,基本不会写中国字了。“如果孩子不会中文,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

  刚刚辞职在家的张女士,本该好好享受这份悠闲,可她却又开始了新的“工作”。 “我现在早上都去国贸补习。”每天送完孩子,她便匆匆赶往国贸,进行两个小时的英语学习。“总不能以后出去了,都靠着孩子吧。”她的眼睛笑眯眯成一条线,“我也不能让孩子瞧不起和嫌弃。”

  谈到为什么选择了启明星双语学校,张女士除了参加学校的开放日外,还有自己的一个小圈子给她提供信息。

  “我们当时也了解了几所类似的双语学校,因为孩子参加了一个课后的合唱团,团里的孩子也在这些学校上学,从他们那里我也对这些学校有了更多的认识。

  “孩子的朋友也有几个在启明星上学,接触下来,觉得学校氛围是很温暖的,舒服的。启明星的孩子也见过不少,都很阳光、单纯、自信。我觉得把自己的孩子放在这里,还是很安心的。”

  张女士择校时观察很多,主要从几个学校的在校生和家长的对话中一点一滴寻找符合自己的学校。“整个感觉下来,启明星的校风是很正的,这点我很看重。”

  对于自己的女儿,从公立学校转过来仅有的担心便是她谨慎慢热的性格。没想到,这种慢热的性格却很快融化在了友爱的氛围当中。对于当初的选择,她相当满意。

  “学校也为她这种插班生提供了语言支持。 她刚来的时候,在英文文学课上比较吃力,因为英文还是稍落后一些。他们老师会把程度稍差的孩子放在一组,单独给他们讲解和补习。大概两个星期后,有,她回来很得意地告诉我,她已经不用再去补习了。”

  学校类似的支持还有很多,不管是插班生还是老生,在学校都可以平稳顺畅的过渡,跟上老师的进度。

  “来了启明星后,对孩子以后的安排,我们又有动摇。到底是高中送出去?还是大学再出去?没想好,走一步看一步吧。”

  孩子顺畅的过渡和学校融洽的氛围,让张女士心里开始打鼓,『真是没想好』。 面对出国留学儿童低龄化的热潮,现在她觉得,在国内完成高中,再出国上大学也是一种可以考虑的选择。

  崔女士,职业心理咨询师,大女儿就读于启明星双语学校,三年级,小儿子仍处在混迹在家的年纪。

  “我女儿是二年级插班进得启明星,之前在朝阳区的一所公立学校就读。”谈起孩子在公立学校的日子,崔女士很是满意,“学校在我家边上,走路两分钟就到了。我是想让她在公立读完小学的,公立学校的压力和环境都是她在成长过程中的礼物。她可以去体会真实的社会。老师也不错,,转走也挺不舍的。”

  促使崔女士做这个决定的,还是英语。

  “公立学校的英文教得不够,这个我们是知道的。我们家庭也有打算,以后去国外生活。 我给她试着补,报了网上的英文学习课,发现效果不佳,她进步很缓慢。”

  崔女士决定考察几所私立学校,看看英文跟公立园到底差距有多大。“我们参加了启明星的面试,因为刚好二年级有一个空位出来,我们就去试试。”

  测试结果给了崔女士当头一棒,当时面试老师的话,一字一句都仍清晰可见,“老师告诉我启明星的孩子已经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写短文章了。我的女儿,却只会几个英文单词。这个差距,不是,两天可以追上。”

  改变来得非常突然和迅速。面试完当天,跟远在海外的老公通过电话后,转学就已经板上钉钉了。

  对于作为插班生的女儿,崔女士并不太焦虑,“因为我是做心理咨询的,所以平时对孩子还是很有帮助的,我对她有信心。现在她的状态挺好的,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

  说到为什么会选择启明星,她再次提到了那位招生王老师。“她真的让我感到很专业和负责。其他几所学校我也去看了,加了招生老师的微信,翻看那些老师的朋友圈,发现关注自己很多,学校和孩子很少。我没加王老师的微信,但是跟她接触下来,让我知道,肯定是启明星了。”

  崔女士表示,以小见大,从王老师可以窥见学校的整体师资素质,这个选择肯定没错。

  谈到这里,她又想起一件女儿初到启明星时发生的事。

  “那天她放学回来告诉我,妈妈你猜我见到谁了,我见到王老师了,她过来摸摸我的脸,我就觉得我跟她好熟悉呀!在那个陌生全新的环境里,我谁都不认识只认识她。招生的王老师真的让孩子感觉到了那份温暖、那份踏实。”

  “温暖”、“踏实”是这次采访里不经意提到多次的两个词。正是在这种温暖和自由的氛围里,这些新转来的孩子可以顺畅的过渡,融入到启明星整个的大社区中。

  崔女士的孩子这一年,英语进步了不小。“周末会跟她公立学校的朋友一起分享学习,她会拿一些学校课上的英文段落出来读,她是很自信的。这就让她更要回到启明星继续学习进步。”

  孩子语言上的进步让崔女士欣慰, 正是这种浸润式的双语小班教学,这种和谐融洽的学校氛围,滋养着启明星这些“新来的星星”。他们在团结关爱的环境中,不断朝着自己的人生轨迹,向前迈进。

  以上三个家庭的转身还算华丽吗?

  如果是你,当在公立体系下的发展不符合孩子未来时,你会如他们一样鼓起勇气,华丽转身吗?

注: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