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各地要闻>正文

瑞威资本:思南书局,一场文化与地产的整合

时间:2017-11-15 11:59:16    来源:国家旅游地理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瑞威资本原创作品:瑞威资本产业观察系列之《思南书局,一场文化与地产的整合》。文中图片由瑞威资本从公开网络平台选用,其他公众号转载请联系瑞威资本获取授权(联系方式:搜索“瑞威资本”公众号,后台留言获取授权)。

  同商业地产中动辄几千平的购物中心相比,一间临时搭建的30平米的概念书局可能不值一提。但正所谓画龙点睛,纵然环滁皆山也,也必然要在峰回路转之处,有一亭翼然临于泉上,该地才有了人杰地灵的文化底蕴,在后续的地产功能定位上,才能打出文化牌。

  正如思南路上的这间小小书局,是文化产业带动了地产,还是地产承载了文化?其间辩证的思维,可能为二者找到了双赢之路。

  今夕何夕?

  曾经的思南路,是一条代表着上海 “摩登”的路。 1912年8月13日,法国著名音乐家Massener在巴黎去世,为纪念他,法租界公董局就将此路命名为Rue Massenet --即马斯南路。彼时,这里的马路两侧满是阴翳的法国梧桐和精美的洋房,各路风流人物将居所星罗棋布的安置于此。梅兰芳、卢汉、黄金荣,以及后来搬到此处的周恩来,一串串流光溢彩的名字,与法桐和建筑上的琉璃交相辉映。

  如今的思南路,褪去了孤岛时期的摩登,法桐、洋房依旧,却又历经沧桑略显斑驳,这样的气质若是用一个词来形容,大抵最合适的就是“熨帖”了。闹中取静的街景,让人心里舒坦而平静。正如余秋雨在《沙原隐泉》中写到的那样,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

  当“摩登”一词都变成了一种怀旧的情结,历史与现实便会以一种玄妙的形式,在某个时间节点上悄然相遇。对于思南路而言,这个交汇点正是11月5日的下午。

  在晚秋与初冬交替的季节,“摩登思南第二季”在上海思南公馆拉开帷幕,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快闪书店”作为思南书局·概念店,亦在这个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相互冲击的时代,恰好出现在了这里。

  文化再现

  俯瞰思南书局·概念店,晶莹剔透的人文心脏造型创意,使其恍如一颗钻石,此设计系著名建筑设计师、同济大学教授袁烽和屡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荣誉的书籍设计师陆智昌联手创作,旨在打造温馨又梦幻、环保又现代的建筑空间,仿佛是一场与昨日辉煌的重温与文化的再现。

  虽然这间概念店仅有30平米,但却通过巧妙地设计,将空间功能发挥到极致,小小的书店,几面书墙另有玄妙,可以各自推开,变成半开放的空间,将内部的文学世界与外部的摩登上海巧妙连接。店内书籍共有 1046个品种,3000余本书,100多个文创品种,30余张1970年代的经典唱片。

  书店内的背景墙上,陆智昌为书店特别设计的logo,像一只知识之鸟栖息在看书、看世界的观点之上。

  店内图书选品以文学为主轴,兼陈人文、历史、生活、艺术、外文,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童书绘本区。负责为思南书局选书的世纪文景的编辑沈宇表示:“我们不在意是否畅销,只在意品种是否优质。”

  一句“不在意是否畅销,只在意品种是否优质”,可谓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傲骨与知识分子的调性。同时,为了不使书局被寻常市民束之高阁,经营方也在文化产业的思路上花了很多心思。思南书局·概念店第一天,即邀请了著名作家李欧梵教授作为开业嘉宾,以沙龙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他心目中的“摩登上海”,并为读者朗读《上海摩登》中的精彩片段。

  此后的60天内,思南书局将邀请60位作家每天驻店与读者面对面,包括金宇澄、潘向黎、吴清缘、小白、蔡骏、张定浩、毛尖、周嘉宁、路内等大咖,都名列本次邀请的作家名单内,将在每天16点至20点,带着自己的代表作或个人的书房物件和收藏品陆续现身此处,与读者一起分享。

  除此之外,店内的许多细节之处也充满了奇思妙想,书店每天的收银条都是限定版,印有当天作家店长的签名。

  60天后,概念店将全部拆除,亦如当年渐行渐远的“摩登”传说般,最终只留下一缕回想。

  产业整合

  当代的中国,经常面临文化危机的担忧,市民文化亦经常被诟病为向低俗化发展。其实,走进文化界的小圈子,不难发现真正国学中的高雅文化,从历史的繁盛时期直到今天,其实从未断流。且不管在哪个历史时期,高雅文化似乎都是只属于少数贵族阶级的小众奢侈品。

  上世纪国内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在开启了白话文时代的同时,也开启了一个文化与文学非贵族化的时代,自此,如何完成高雅文化的推广与普及,就成了每一代人薪火相传的使命。

  思南书局为期60天的概念店,借助思南路在近代的文化地位与历史上的名人效应,在结合当代的文化资源,通过一种巧妙地整合,为海派的高雅文化提供了一条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途径。

  从商业的角度讲,这无疑是对未来中国文化产业运作的一次探索;从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上看,也是对更进一步消除社会各阶层间文化壁垒的一种尝试。也许从高雅文学作品的作者们走进书局,如娱乐明星般与读者们互动的这一刻起,高雅就变得有了温度,文化就变得亲民,曾经王谢堂前的燕子,婉转的叫声中也更多了几分接地气的生动。

  瑞威资本原创作品:瑞威资本产业观察系列之《思南书局,一场文化与地产的整合》。文中图片由瑞威资本从公开网络平台选用,其他公众号转载请联系瑞威资本获取授权(联系方式:搜索“瑞威资本”公众号,后台留言获取授权)。

注: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