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邦劳工部本月初出炉的统计数据,6月全美共增加19.5万多个工作机会,失业率却仍旧维持在7.6%的水平。虽然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经济正在缓慢恢复中,但就业市场的现实依然不容乐观。
在此之前,华尔街的经济专家们热切期待6月的工作机会能增至16.5万个,这样2013年的经济恢复就算还有指望。虽然现在的工作机会比原先期望的增加还多,但是失业率却依然维持在4月、5月的水平。
就业市场真实发生的故事也反映出美国普通民众对经济恢复信心不足。昆顿·麦克雷拥有艺术硕士学位和文学学士学位,却不得不屈就在一所课外辅导学校做补习教师,时薪是每小时30美元。有时为了生活,他甚至不得不接受时薪12美元的工作。他已经10年没有健康保险,,的愿望就是找到一份稳定的有健康保险的工作。
昆顿·麦克雷只是众多人文艺术专业人士就业遭遇的一个缩影,据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艺术学校人事部经理表示,他每天接到求职信多达20多封,其中不乏知名艺术学校的毕业生,去竞争一份低薪的补习学校的教职。
其实,就连普遍看好的工程专业也并非工作就有保证。拥有电子工程学硕士学位的李刚,虽然是美国公民,也同样在前一段的经济萧条中失去工作,为此他还特地“海归”中国,不过因为生活、工作等诸多原因再次返美。当认清目前就业市场的现状后,他不得不降低原来的期望值,即使较低的薪水也接受,目的无非是能够有份工作,以期待经济进一步复苏。李刚表示,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他觉得能有工作已经很不错了,眼看以前那些老同事失业,家中还有正上大学的孩子,真不知道他们将如何熬过。
当然也并不是每个人的情况都悲观,里奥·卓(Leo Cho)毕业于经济系不久,就在福克斯电视公司找到工作。他总结找工作的经验是,不在于取得什么学位,更不在于分数,找工作的关键是认识什么人。里奥·卓表示,因为朋友就在福克斯公司上班,他的履历表经由朋友推荐放在老板的办公桌上,面谈3小时之后他就被录用了,且薪资相当不错。他提醒依然在校的学生们,在大学期间就要广结人脉,不要只做爸爸妈妈的“乖宝宝”,否则一旦进入社会,会不适应激烈竞争的环境。
就职于电脑行业的李小为在大多数人失去工作的时候,在硅谷一家电脑游戏公司找到高薪工作,不仅如此,公司还支付他全家从南加州搬到北加州的全部费用。在经济萧条中,娱乐业却一枝独秀,相比旅游等花费较高的娱乐休闲支出,电脑游戏和电影相对来说,算是花费比较低的。且严酷的现实让人们更愿意在虚幻的世界中得到心理安慰,电脑游戏娱乐业的发展必然带动了这个行业的就业机会。
经济恢复的重要关键是制造业就业机会,这一向被经济学家视为经济恢复的“晴雨表”。但有经济学家表示,即便工作机会增多,税率的增加等因素也影响了美国经济恢复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