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科学时代中熊熊燃烧的火炬,其在医疗上的应用更加速了升级与发展,平安健康抓住这个科技风口,正在用科技力量重塑现代医疗,树立行业的新标杆。
科技+医疗的想象空间
从供给侧来看,中国医疗行业仍存在结构性问题,一方面医疗资源不均衡,资源医院、医生和专家团队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
另一方面,此次新冠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信息化程度不足,还需继续以数字科技优化医防协同、平急结合能力。(不确定)
在此背景下,医疗科技创新正逐步渗透在医疗的各领域中,起到了关键性的杠杆作用——用先进医学技术突破疾病的前沿问题,用数字化诊疗来缓解资源不均、信息化程度不高、分级诊疗难落实的医疗结构性问题,平安健康就是如此。
医疗技术的“鳗鱼效应”
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这些科技力量渗透到医疗领域,就像鳗鱼进入沙丁鱼群一般,能够发生带动群体活力、产业创新的鳗鱼效应。在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夏强认为,通过互联网和智慧化的不断发展,今后病人有极大可能在家就能享受到一流医疗服务。
夏强院长所提出的家庭一体化诊疗,在平安健康实践中已经变成了现实。在互联网技术层面,平安将平安健康 APP打造为家庭中的私人医生,通过互联网医疗模式解决家庭医生服务落地难题,用户可以轻松实现在线名医问诊、门诊预约、挂号、转诊等服务。
把医疗技术沉到广袤的大地上
精确化的辅助诊疗智能设备一方面可以减轻基层医生诊疗负担,另一方面也赋予医生如专家般的判断力,帮助基层医学提升学科建设,避免了“初诊直奔大医院”的问题,大大提升了分级诊疗的可能性。
平安智慧医疗的房颤AI管理工具正是其中之一。据悉,两年前平安智慧医疗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同研发的房颤社区AI管理工具,已落地上海市徐汇区枫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辅助房颤门诊医生进行诊疗。这套工具可以迅速自动分别患者患病情况的轻重程度,而针对疾病严重的患者,可以直接送往中山医院进行治疗。
平安健康的医疗大旗
实际上,平安健康并非追逐;医疗科技;风口的新面孔,从内部来看,科技的布局长达十年之久,平安为此已累计投入超过500亿元,并且每年将1%的营收用于科技研发。在极大的资金投入基础上,目前平安已经拥有一支近1万名科技从业人员、超过3000名科学家的人才队伍,为每年源源不断地科技创新提供动力。
平安健康用科技串联起林林总总的医疗场景,终极目的在于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需求,通过医疗生态圈打通医疗、保险、康养之间的壁垒,赋能金融保险主业,为客户提供有温度、多场景、服务差异化的产品。对于需要长期投入的医疗体系来说,平安健康实现愿景还需要很多时间,但从目前的进程看,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