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八月,椿萱茂·和园长者社区面市。北京养老市场多了一个看点。一年过去了,总有人私下问我:椿萱茂·和园长者社区怎么样?
在北京高端养老市场里,他是养老社区里的一股“轻流”,年轻的那个轻。
从官方介绍中看到,椿萱茂·和园长者社区的定位为CLRC:持续生活退休社区。
从“照料”到“生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前两天,我们再次走访了这里...
硬环境里能看出软实力
椿萱茂·和园长者社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颜值高。
椿萱茂·和园长者社区
蓝天碧水,甬道连廊,在小广场上晒个太阳,池塘里的鱼倒也不认生,游来游去,很是治愈。
走走逛逛,恍惚回到大学校园。
图书馆、椿萱学堂、棋牌室、健康中心,晨练的樱花谷、运动场、亲子乐园、对弈小坐、DIY花园、景观书吧......
椿萱茂·和园长者社区书法室
椿萱茂·和园长者社区琴房
椿萱茂·和园长者社区直播间
这种“生活就是玩耍”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我们去的当天,正好有几个人在练习古筝,写书法,看得入神,想起了我爸...
我爸年轻的时候也是个人才,古筝、手风琴、书法、乒乓球,样样都会。自打退休,却越来越宅......
“爸,没事的时候多出去转转,别老在家坐着看电视”——我总说,他也总含糊其辞地答应着。
一次,我又像往常一样催促着,他却一反常态:大中午的你让我上哪儿?和个傻子似得,走啥走,有啥好走的?说罢,把电视音量调大....
也是那一次,让我意识到两点:
第一,老人不是不想出去,是没地方可去。第二,年轻时候再有才,年老了没有氛围和团队,也是孤掌难鸣。
必须承认,在传统社区,老人还是“非主流”,虽然尊老爱幼的牌子哪里都有,但老人的孤独没人管,也没法管。
我一边寻思一边走,转眼来到样板间。
这里的房子,和一般社区也不大一样:全南向户型,背光面全部做成走廊——这样的操作,属实有点浪费。
样板间位于一层,阳台的门敞开着。“这边种菜,那边养花”,一位同行看房的阿姨已经在规划起自己的花园。
“老年人不需要大房子。我就想要个小的,打扫卫生不累,俩人住还有人气” 阿姨一边看,一边教育起旁边的小姑娘。
看来,房子这事儿真是跟年龄走。什么年纪住什么房子,要什么配置——阿姨的话有几分道理。
走进房间,装修风格是暖色调。
椿萱茂·和园长者社区
全屋新风、五级净化水,讲解员说这是考虑到老人大多是环境敏感体质,咳嗽、哮喘这些老慢病没法根治的,只能靠环境养。
里里外外看下来,刷新了我之前的一个认知:原来总觉得做养老重在运营,但凡高端养老机构都不会差太多。但此一行,却发现硬件里也能见高下——做没做过?做过几分?环境里都能看出来端倪。
一句话总结起来:远洋、首创合体后对于老年友好社区的研发成果,一股脑的注入到了椿萱茂·和园长者社区的体内。
养老服务走出年轻化路线
其实,在此行之前,我们也做了一个功课:椿萱茂·和园长者社区到底住的是哪些老人?
答案是:年轻老人。
这里的住户平均年龄75岁左右,比平均年龄82、84岁的机构小了七八岁。
老年人里的年轻人最看重的是什么?答案是:自由!
记得之前一次活动,一位70+的阿姨就曾经撂下一句话:我不去养老院,不自由,吃喝拉撒都被管着。
虽然现在的养老服务已经越来越讲求个性化,但在重护理的老年公寓,基于各方面考虑,这个度还是有限的。但在长者社区,这个度也有更新:有收有放。
就拿吃饭来看,传统养老公寓都是分餐制,“个性化”局限在饮食忌口、爱好等等。但在社区里,吃的花样翻翻。
自助餐厅,零点档口,临街的咖啡厅,西点厅,风格餐厅,共享厨房,以及24小时送餐服务——这是饮食上的放。
而收的地方在于它复制了老年公寓的精髓:口味偏好加营养烹饪。
除了传统服务的年轻化设计,为了贴合年轻老人的需求,一些新品类的服务也被津津乐道。
其实,早在去年椿萱茂就埋下了一个伏笔:全国旅居大串联。
对于70岁以上、80岁以下的老人,这几乎是一个空档。而椿萱茂全国十个城市的布局,给了这件事可能性。
虽然疫情反复,今年的出行计划还没见落地。但这一项服务无疑是暗暗戳中了老人们的热情。
时至今日,虽然椿萱茂·和园长者社区运营的日子还不长。但已经给了养老圈更多想象空间——原来是“不到万不得已不去养老院”,现在是“为了更有质量的生活选择养老方式”。
总体来说,椿萱茂·和园长者社区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