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借贷的话题总能占据人们的关注焦点。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各类金融、类金融机构的出现,使借贷的主体和模式开始逐渐多元。近几年在科技的带动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生了诸多网贷平台,进一步丰富了借贷的模式——由线下转至线上,通过网站、手机客户端,甚至微信公众号即可“一键借款”。
从校园贷到现金贷,从网贷整顿到消费金融崛起,借贷领域似乎早已没有了所谓“蓝海”与“红海”的界定——蓝海会迅速变成红海,红海中适时转型,又能开辟出新的蓝海。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共同发布的《2017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显示,截至2017年10月,中国居民消费信贷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规模比例为24.8%,达30.6万亿元人民币。有业内专家表示,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或超万亿。
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引得诸多机构、资本方蜂拥而入,抢占赛道。 但与此同时,最近我们也看到,开始有企业站出来,呼吁“让借贷回归理性”的,引导消费者做到理性借贷。
借贷本身是工具性的,它不具备褒贬属性,但借贷人和放贷方却能表现出它的借贷观念。尽管如经济学家所言,现实中,人在决策时面临有限理性的约束,但我们仍然需要尽可能做到正确使用借贷工具,尽可能理性地借贷,而这需要整个行业和社会的努力。
平安普惠近期大力倡导“让借贷回归理性”,呼吁大家理性使用借贷工具,将借款用于正规、合法、合理的用途上,不过度负债。在面对诱惑时能不忘本心,深思熟虑后量力而行,理性借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才能够不辜负家人朋友对自己的期盼。同时平安普惠也号召借贷行业的从业者们能够“理性借贷”,对用户做出规范化的引导,肩负起对行业、对社会、对客户的责任,不辜负客户和社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