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棘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仰智慧,一个出生在安徽天柱山北麓的潜山县槎水镇逆水村的农村少年,凭借自身艰苦努力的勇气,一步步走出村门,背井离乡,走上了北漂之路。打拼数十年,仰智慧早已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作为一个地道的安徽人,他身上不仅有“勤于山伐,能寒暑,恶衣食”的勇气,更有徽商先义后利、义中取利的心态。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信念,仰智慧在外打拼的这些年一直坚持倡导公益事业,也感召了更多的人参与慈善中来。
不忘初心,回馈家乡
从小背井离乡,在外打拼的成长经历,让仰智慧更加注重与家乡的连结。年少时,他曾就读于家乡的“逆水,小学”,这个位于经济极其不发达山区的乡村小学,承载着四里八乡几千户人家学龄儿童的小学教育。但长期以来,因为资金、经费的限制,整个学校只有几间教室,校园环境和教学条件之分简陋。2005年,从逆水村走出去的仰智慧,经过多年在北京的打拼,在积攒下个人第一笔并不丰厚的积蓄后,首先想到的事情便是拿出35万元捐给“逆水,小学”用于学校的基础建设。如今的“逆水,小学”已经改名为“潜山县智慧小学”,几年来,该校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被评为全镇、县、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不仅条件在同类学校中一流,教育质量也跃居全县前列。2007年,仰智慧家乡遭遇天灾,大雪封山,通往山外的道路完全断绝,出行十分不便。在听闻雪灾消息后,仰智慧毫不犹豫地捐出10万元,帮助家乡铲除积雪。
重视教育,广行善举
仰智慧自幼酷爱读书,但却因为生活条件限制未能接受高等教育,这始终成为他的人生一大遗憾。长大后,在外打拼的成长经历更是让他深感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让更多孩子能够拥有良好的学习条件,顺利开启迈向知识的大门而改变人生命运成为他的愿望。2008年,仰智慧捐资30万元给于枞阳县老州镇红杨小学;2010年,他又再次捐资20万元人民币给枞阳县老州,学校;2013年,仰智慧更是一次向安徽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2000万元。
多年来,仰智慧始终坚持“公益兴学,教育扶贫”,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他深知改变农村面貌,要从基础教育抓起,要从孩子们“起航”。企业家当有一份情怀,企业家也应肩负起这份社会使命。
心系大爱,止于至善
了解仰智慧的人都知道,不断完善、精益求精,是他做事情的基本原则。除了对家乡的乡土之情和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仰智慧还满怀对国家和社会的大爱。2005年,刚刚外出打拼略有积蓄的仰智慧便为重庆希望工程捐助50万元;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仰智慧又再次拿出10万元积蓄用于灾区救助。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仰智慧将这一中国的古老智慧融入了生活和工作中,同样的道理,也被仰智慧用在了对公益事业的规划方面,这使他对公益的每一次投入都会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做事不难,难的是坚持,从接触慈善公益事业开始,仰智慧就要力求,,他知道尽管,的东西并不存在,但只有在追求,的过程中,慈善事业才能够拥有源源不断向前的动力,才能持之以恒。
多年的坚持和努力,使仰智慧把他的公益之路走成康庄大道,在谈到热心公益时,他曾说“做公益事业,是一生的事情,比起要做到多高,我更希望走的更远。”更进一步来讲,如果说“止于至善”是仰智慧对于公益投入的一种思路,毋宁说这是他对于人生追求的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