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独家新闻>正文

众邦银行李耀: 立足小微,开放银行要做到六个突破

时间:2019-08-06 10:35:38    来源:搜狐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一、众邦银行:打造B2B2C金融服务开放平台

  零壹财经:您能否解释一下众邦银行线上线下交互运营的模式?线下运营是以风控为主吗?

  李耀:众邦银行选择的赛道是服务于小微企业,为行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我们的定位是互联网交易银行。我们的主要合作伙伴是交易平台,交易平台完整的业务模式并不是,都存在于线上。我们在服务合作伙伴的过程中,除了线上的能力,也必须要有线下的能力。这个赛道比to C的赛道更复杂一些,需要更高的资源整合和协调能力。线上线下交互运营的模式也主要是基于这种业务特征来说的。

  线下运营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交易平台上的仓储管理、物流管理等都会采取一些线下的方法,然后再通过物联网的手段将线下的数据收集上来。

  零壹财经:请问众邦银行的开放银行平台架构是怎样的?

  李耀:众邦银行的开放银行平台架构分为四层。最下面的一层是传统金融服务,即银行的存、贷、汇等核心能力;第二层是互联网交易银行服务,我们将银行的能力产品化、服务化、组件化,以适合互联网的方式组合和展现;第三层是开放平台,通过H5/API/SDK等方式,能够去对接合作伙伴的能力;第四层是合作伙伴。

  零壹财经:请问众邦银行开放平台的接入情况如何?

  李耀:众邦银行开放平台于2018年7月试运行,10月正式发布。在数量上,目前接入机构已接近100家,基本覆盖了国内头部的互联网平台;在类别上,主要提供负债类、资产类、账户类和支付类服务,每天的交易笔数已达,别。

  零壹财经:请问众邦银行如何吸引合作伙伴加入到众邦银行开放平台中?

  李耀:通过开放银行平台,众邦银行已经聚集了很多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很大程度上为合作伙伴赋能。同时,我们正在不断增强产品的设计能力,不同的互联网平台会有不同的诉求,最主要的是做满足客户的诉求的产品,解决客户的痛点,这是做开放银行非常关键的一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能力上持续开放,产品上不断投入,根据不同平台的需求,设计一些能够解决他们痛点的解决方案,然后再去做好的营销和推广。

  零壹财经:有人说众邦银行的股东特色不明显,请问在探索第三方应用场景上是否会遇到一些问题?

  李耀:相较于其它同类银行,众邦银行的股东特色反而是比较明显的,尤其在to B方面,我们是做得比较好的。众邦的股东是国内名列前茅的供应链管理集团,我们已对接十几家垂直的B2B电商平台。基于这种天然禀赋优势,我们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已经在生态圈的合作平台孵化成熟,并对外市场化输出。

  众邦银行依托股东优势,基于区块链、物联网底层技术,围绕供应链上下游打造“N+1+N”的信用融资模式,推出、综合供应链金融产品“众链贷”,目前已与中农网在“茧丝”项目上做出了有益探索。

  在传统的茧丝产业供应链中,处于供应链,层的茧农通常要忍受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的账期,这无形中增加了茧农从事茧丝生产的资金压力,阻碍了整个产业效率的提升。众邦银行通过与中农网的合作,开发智慧蚕茧收购链,在这一模式下,每位茧农手里都有一张IC卡,能详细记录各茧农住址、劳力、桑叶面积、蚕房面积,以及每次出售的蚕茧数量、等级、价格、成交金额等数据。茧户凭IC 卡到茧站完成茧丝交易,并通过IC卡将相关数据传送到中农网后台,同时被标识过的蚕茧也会进入中农网的监管仓。众邦银行依托中农网提供的完整数据及实物动态监管保证,为茧丝采购商进行融资,并将采购货款直接打入与IC卡对应的茧农银行账户内,茧农的账期从以前的半年变成2小时。

  “众链贷”这套可推广、可复制、低成本的模式,让众邦银行的金融服务覆盖到产业生态供应链上下游的第三圈层甚至第四圈层,有效降低了产业生态的整体运营成本,提升了运营效率。

  二、开放银行:通过开放平台开放银行服务

  零壹财经:目前,银行业有开放银行、智慧银行、直销银行等不同提法,对这一问题您怎么看?开放银行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必然方向吗?

  李耀:这些不同的提法是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从不同角度提出的。直销银行主要涉及银行渠道的改变,之前的服务方式是线下柜台,后来转向了通过手机银行、直销银行服务广大互联网用户;智慧银行是通过人工智能的手段使银行的决策更加智能;开放银行是通过开放的能力使银行能够对外提供更多的服务。这些提法是基于不同角度提出的,但都属于数字化银行的不同组成部分。

  大型银行在自有产品、自有渠道等方面的能力较强,可能会更加强调智慧银行、直销银行的建设;中小型银行在自有渠道上的能力没有那么强,就会更加注重开放银行的发展。在不同银行的生态中,这些部分所占的比重可能不太一样,但是一个方向。

  开放银行是银行的一个必然发展方向。银行通过自有渠道提供的服务相对来说是比较低频的,如果止步于此,和客户接触的机会会越来越少,客户黏性也会越来越差。开放银行的发展目的就是使银行的服务能够延伸出去。所以开放银行模式是银行服务客户的一个必然手段。

  零壹财经:请问银行在开放银行模式探索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是否存在一些技术门槛?

  李耀:技术门槛是做开放银行过程中,去突破的一点。总的来说,做开放银行有六个需要突破的方面。第一是战略定位,需要银行从战略层面上去拥抱开放银行的发展,把开放当做一种战略;第二是组织架构,银行在将能力服务化,再开放给外部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会涉及组织的优化、流程的再造等,需要一个合适的组织架构来支持开放银行的发展;第三是产品设计,互联网背景下产品为王,一个好的产品需结合银行金融能力和合作伙伴能力,将各方面优势叠加在一起;第四是市场营销,产品设计出来以后能否通过合适的渠道推送给合适的客户群体;第五是运营能力,优秀的产品需要快速试错、快速迭代,快速提升用户体验,满足市场需求,这对银行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才是技术能力。

  技术能力上需要从三个方面去突破。一是银行的技术架构是否有ABCD的能力,是否支持分布式、高可用;二是在应用架构上,银行能否将应用产品化、产品服务化、服务组件化,能否和合作伙伴的产品契合;三是在研发模式上,是否敏捷高效,能否支持随时交付。这是银行在技术上需求去突破的三个方面。

  零壹财经:国内的开放银行模式和国外一样吗?

  李耀:国内的开放银行模式是银行通过开放平台将服务能力开放出去,而国外的开放银行更加注重数据的交换,比如持卡人数据的交换。相较于国外,国内的开放银行模式更加注重服务,更加注重赋能。银行希望把服务变成一种可输出的能力,使合作伙伴能够将金融能力加到自身的生态圈建设中,提高服务客户的粘性,达到双赢的效果。

  零壹财经:您认为开放银行模式会削弱银行的存在感吗?

  李耀:这一问题需要从不同角度去看。从物理的形式看,现在我们基本很少去银行办理业务,这件事情是不可逆转的,银行的物理存在感减弱了;但换个角度思考,我们所有的资金仍在银行,银行提供的服务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重要,但这不是从物理形式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线上虚拟的方式来实现的,这样看银行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开放银行模式非但不会削弱银行的存在感,反而会加强和客户之间的联系。银行会通过线上的方式增加更多的存在感,但前提是通过开放的方式和更多的合作伙伴去合作,通过合作伙伴使银行的服务能够高频的进入消费者、小微企业的生活。

  零壹财经:在国外会经常去银行办业务,而在国内我们很久没有去银行办业务,也很少打开银行App、网银界面,是不是开放银行在国内早就实现了?

  李耀:相对于国外银行,可以说国内银行很早就把一部分服务输出出去了,比如支付能力,常见的消费、信用卡还款等都可以不通过银行。不同的是,第三方支付蓬勃发展的时候,银行的这部分能力其实是被动开放的,而目前的开放银行模式,是银行主动将服务开放出去。

  第二点,之所以把2018年定义为开放银行元年,是因为整个互联网生态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开放模式就水到渠成了。之前这个体系并不成熟,银行可能有开放的想法,但前端能力、渠道能力、技术能力等都没有到达这个地步。

  零壹财经:在开放银行模式下做数据共享可能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您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李耀:我认为完整的开放银行生态体系包括六个参与方。第一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第二是科技企业;第三是生态平台。这三部分是通常意义上的参与者。但开放银行的发展还需要监管机构的参与,因为开放银行有很多模式上的创新,比如做数据交换,就涉及客户信息安全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的参与。因此,整体上来看,开放银行模式下数据标准的制定可能需要在监管机构主导下,这六个部分的积极参与。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目的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 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