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国家文明和人类文明的统一体现。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每一种文化形态都具有其他文化所没有的优势因素,各种文化在彼此借鉴优势、共同发展和繁荣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互相依存的共生性,从而形成了多姿多彩、魅力无穷的人类文化艺术。
“日升昌、汇通天下”240x120c
在万象共生的文化领域“传拓”艺术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兴盛于清末及民国时期,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当时极为流行,而掌握这种技法的人却,。但让人惊讶的是,到了现代在陈旭老师这里,全形拓却成为他实现各种创意与想法的重要手段。他不仅拓全形还要拓全景,他将这种由“传拓”而衍生的独特艺术形式称之为“拓迹”。
人文始祖具茨山”400x120c
陈旭老师介绍,“传拓”看似简单,其实有很多门道。尤其是全形拓,比平面拓难度更大。全形拓也叫立体拓或者器物拓。要想在平面的纸上呈现出立体器物的空间感、透视感,根本不是轻敲慢打就可以轻松实现的,全形拓最考验技巧和耐心。在照相术没有进入中国之前,“传拓”是一种重要的复制技法。
元古宙之龙岩篇”280x90c m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存在都有它的必然价值,让文物“活”起来是陈旭“拓迹”艺术的价值之一,他说:通过“拓迹”艺术把不能动的文物和能动不能搬动的文物,把珍贵的鼎、青铜鼎这些能动,但是不能搬走的,不能搬动、到处移动的,这些文物都把它拓出来,拓出立体的效果,用中国的文字来表述它,然后把它带到全国各地、世界各地,向人民展示中国的古典文化和中国的古老文化,用全新的“拓迹”艺术的表现形式去展现,很有意义。
“藏享伯谏纳郜鼎”180x90cm
“法轮”135x90cm
在“拓迹”艺术的创作过程中陈旭老师还尝试着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来更多的展现中华文明的内涵,创作题材不仅涵盖了中国古老的商业文化、中国金融史、文物古迹、一带一路文化、生态文明等众多元素,他的作品表现力强,立意新颖,在创作手法上更加注重思想的塑造,栩栩如生的再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走向复兴的精神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破浪前行、繁荣发展的精神武器,更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脊梁。这也是陈旭老师数十年来坚持用“拓迹”艺术诠释中国文化的原始动力。
“向阳花-红高粱”240x120cm
对于“拓迹”艺术的未来发展陈旭老师还透露,目前正在对相关作品的著作权进行申报,并适时在国内外举办展览,让更多的国人通过展出的“拓迹”艺术作品来了解不一样的中华文明;还将编著《金石有声》这本书,把“拓迹”艺术的这些技法、步骤和用途通过书籍展示给世人,让这种全新的艺术创作形式深入人心。
“金石有声”150x80cm
“拓迹”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截然不同,由于拓迹艺术的创作大多数是在户外完成,其创作周期较为漫长,也存在着极大的危险因素。然而在“拓迹”这条漫长的道路上陈旭老师受过伤、流过泪,但他一心坚持从未放弃,这份坚韧不拔的精神来自陈旭老师扎根生活,热爱艺术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