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独家新闻>正文

雄牛资本李绪富:让趋势彰显未来—新趋势、新资本

时间:2018-10-22 14:44:04    来源:北国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10月20日,第四届复旦,经济学家论坛在上海举行,厉以宁、高尚全、黄奇帆、陈德铭、华生、张军等经济学家出席此次盛会。

  会上,雄牛资本李绪富根据中国经济、产业发展的现状,发表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以下是演讲实录:

  各位校友,大家下午好。

  复旦,经济学家论坛今年已经是第四年了,作为当初的发起校友,看到论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复旦的一张名片,由衷地感到高兴,希望经济学家论坛越办越好。

  每年都在这个论坛分享一下自己对经济、产业发展的观察和思考,大家可能都有一个印象,就是哪怕在经济和股市的一片凄风苦雨中,我一直保持着相对的乐观,尤其是对新经济的未来怀有一份期待。2015年的论坛上我演讲的题目是“嫩芽初上落叶松----新常态、新经济”,将新经济比作寒冬腊月里落叶松枝头上绽放的一颗嫩芽,2016年的题目是“在灰暗中寻找那一抹亮色——新经济,新投资”,在这个演讲中,我主要从新的基础设施、新的市场主体、新的供应链结构、新的价值形成机制讲述了新经济的故事。

  今天还是讲新经济,看看几年过去了,新经济这颗嫩芽长成什么样子了。

  先来看看新的基础设施

  这些年随着我们在ICT领域的巨额投资,在原来以铁路、公路、机场为代表的物理性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形成了带有虚拟性新的基础设施,那就是物联网和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各种智能终端及其应用。如今,这些新的基础设施覆盖得更广、渗透的更深、构建力更强。从覆盖面来讲,从百度、阿里、腾讯到头条、美团和滴滴再到拼多多、快手、趣头条,新的基础设施从人与信息、人与物、人与人的连接到人与生活服务、人与出行、人与内容的连接,从一二线城市到四五线城市,从五环内到五环外,形成了广泛的覆盖。从渗透性来看,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再到工业互联网,对产业的渗透越来越深。从构建力来看,传统的以超级企业为核心以纵向分工为特点以产业集群和集聚为特征的产业组织形式切换到以平台为核心以横向分工协作为特点以产业生态为特征的产业组织形式。越来越多的平台跃居到产业的核心。

  新的市场主体-----平台的发展在加速

  平台越来越多。在大家都认为阿里、京东要垄断线上零售的时候,拼多多横空出世而且一日千里,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年GMV就过千亿元,裹挟了3亿多的用户。在社会普遍感受到BAT三座大山的时候,美团、滴滴、头条崛起为500亿美金市值的公司,在消费互联网红利渐行渐少的时候,产业互联网平台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产业出现了平台型的公司,平台对产业链进行深度的改造。

  平台越来越大,一线的平台活跃着数以亿计的用户。平台越来越大背后的机理在于在新的基础设施环境下,突破了经济学上的规模不经济的限制,边际成本不断下降,边际收益又不断提升,使得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无限不交叉,使得平台边界不断的延展。

  平台越来越有活力。平台集聚很多要素,各要素突破了传统公司意义上的资产专属性,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效应、相互竞争和协作,同时由于平台的透明性,每个要素的发挥的效用都变成可追踪、可评价、可计量、可计价,迫使每个要素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如果说在公司体系下,每个个体的价值由其短板决定的,那么,在平台上,每个个体的价值是由其长板决定的。平台演变成一个自激励、自演绎、自成长非常有活力的生命体进而演进成一个生态体系。

  平台又在成长过程中裂变、迭代、聚合。阿里经济体早年脱胎于一个小小的社区,后来这个小小的社区群策群力发展成一个商品交易平台,这就是淘宝;早年的淘宝跟今天的拼多多一样,商品良莠不齐,在民众更好的购物需求的驱动下和京东的强势崛起的压力下,在淘宝的基础上裂变成一个卖正品行货的平台,那就是最初的淘宝商城、现在的天猫;为了交易结算和交易安全,又产生了支付宝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蚂蚁金服;之后又在物流服务的基础上裂变了一个供应链管理平台,那就是菜鸟;在自身和平台上商家IT需求的基础上裂变成阿里云。每个平台自身还在迭代,淘宝远不是当初的淘宝,已经演变为社区化、内容化、智能化购物平台和创业创新的基地;天猫也远不是当初的天猫,已经从线上走到线下,是全球品牌数字化转型升级和社会消费升级的主阵地;蚂蚁金服已发展为金融服务和金融科技的大型平台;菜鸟从线上走到线下,从服务于阿里体系内走到体系外,从2C走到2B;阿里云更是从驱动商业运营走到驱动城市运营和社会运营。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平台都将会成长为千亿美金市值的平台公司。除了裂变和迭代,这些平台相互之间还走向聚合,共同成长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也就是阿里宣称的要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并成为全社会商业的基础设施。

  平台成长为所在领域的基础设施。阿里宣称要做全社会商业运营的基础设施,京东要从一个零售公司蜕变成为零售的基础设施,菜鸟和京东物流都致力于成为全社会供应链管理的基础设施。什么是基础设施,基础设施首先是一个要素和业务集聚的平台,其次能力共享和平台赋能,在此基础上推动行业的优化和变革进而成为价值链的重构者、价值倡导者甚至是价值分配者。市场之所以给平台很高的溢价,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此。

  再看看产业链的变革。

  产业链的变革首先从消费品领域开始,消费品产业链的变革发端于渠道的变革,渠道从线下走到线上,又走向线上线下的融合,从基于搜索的零售走向基于互动的零售,零售的社区化、内容化、智能化日趋明显,渠道触达、感知、满足消费者的能力不断提升,不断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随意的购物需求。渠道的变革又引发供应链的变革,传统每个渠道背后都有自己繁杂的库存和供应链体系,现在逐步被一个品牌、一套库存、一个供应链、全渠道销售的模式所取代,供应链管理平台成为品牌商最佳库存管理的主体,形成最佳库存规模、最佳库存结构、最佳库存分布、最佳库存交付。在服务于品牌商的基础上,供应链管理又有效的服务于渠道和消费者。营销体系也在变革,数字化营销、个性化、精准化成为营销的核心内容。品牌本身也在变革,品牌从大众走向小众,从制造品牌走向渠道品牌,从品类品牌走向聚合品牌,从商品品牌走向内容品牌,从B2C走向C2B,SKU从芜杂走向简洁。品牌、营销、渠道又从分离走向融合,品牌即内容,内容即营销、营销即零售日趋流行。最典型的是小米,小米是是全产业链变革。小米是什么?小米是品牌,是营销,是渠道,是供应链,是社区,是内容,是生态,是生活方式消费品的全产业链的载体,最终可能沉淀为生活方式消费品的一个平台和基础设施,这个平台上未来不仅运营小品产品和小米系产品,而且还会运营跟小米调性相匹配的其他产品。

  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变革也早已开始,传统的芜杂的、灰色的、不透明的、低效的、高成本的供应链也被改造成简洁的、阳光的、透明的、高效的和低成本的供应链结构。

  产业变革的驱动因素有了新的变化,数字化成为新的驱动力

  如果说过去10年因为互联网连接一切形成了信息对称、要素集聚、业务短链、良币驱逐劣币的平台,那么,随着这些平台上业务的集聚、数据的累积和沉淀,以及基于业务和数据基础之上的算法的深入,数字化成为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内在驱动力。

  阿里和腾讯是数字化转型的两大驱动力量,在产业的数字化改造方面,阿里走在前面。近几年来,阿里在零售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做了大量的投入,收购了很多诸如大润发、银泰、居然之家等超大型企业,图谋极其深远。从消费品的产业链来说,一定程度上线上和线下共享已经数字化的品牌商和消费者,但供应链和渠道方面,线上的数字化改造接近完成,线下的改造尚未开始,形成线下的数字化塌陷。多年的发展,阿里形成了两大基石(淘宝和天猫),四大支柱(零售、菜鸟、蚂蚁金服、阿里云),四种能力(零售能力、供应链能力、金融能力、大数据和技术能力),加上阿里内生的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两大特点,阿里的图谋在于挟线上的数字化优势和多年来形成的自身能力,隆起线下供应链和渠道的数字化塌陷,最终形成一个全域、全链路、全渠道、全品类的数字化消费品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之上重构产业链,进而将自己塑造成全社会商业的基础设施。

  其他产业领域,随着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崛起,不同产业也不同程度的进入了数字化进程,另外,随着智慧城市的兴起,数字化还进入了城市管理和运营领域。

  数字化驱动产业变革正如火如荼,相信随着数据的不断积累、算法的不断深化,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又成为产业发展和产业变革新的驱动因素,互联网驱动、数字化驱动、人工智能驱动,技术的发展给经济的发展输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新经济的发展还体现在批量的新经济企业走向资本市场

  这两年,近百家企业已经或者正在走向资本市场,尤其是今年。这批企业大多成立在2011年之后,大多诞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多的属于消费互联网领域,体现了移动互联网对民众生活的渗透和改造,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批量出现大市值的龙头上市公司,这也是新经济的魅力所在。

  新趋势、新资本

  刚刚概述了近几年新经济的发展成果,新经济的发展势头依然很强劲,趋势非常明显,只可惜,新经济的发展成果国内资本分享的很少,在新经济企业发育的早期和成长期,更多的是美元基金的介入,上市的地点更多的是境外的资本市场,A股市场近几年表现不佳,一定程度上上市公司结构并不反映新经济发展成果。所以我今天演讲题目加了一个新资本,就是希望本土的资本更多的去关注技术进步和产业变革的一些趋势性东西。谈到今天的资本市场和投资市场,大家都很困惑,资本似乎走入困境,原因何在?除了刚才讲的本土的资本没有把握新经济的发展趋势外,还有另外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其一是社会思潮的变化。中国人讲60年一甲子,其实一甲子也分上半场和下半场。经济社会中一直以来有三对矛盾,那就是资本和劳工、效率和公平、增长和分配。发轫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撒切尔主义、里根经济学、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社会思潮更多的强调资本、效率和增长,忽视了劳工、公平和分配,钟摆向一个方向摆到,,必然要向另外一个方向,的摆回来,或许,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社会思潮更多的要关注劳工、公平和分配,在这种社会思潮中,资本可能在收入分配中很难获取超额收益。

  其二是增长方式的变化。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阶段,机会遍地,需要大量的投资,经济增长更多的靠投资拉动,现在切换到靠创新发展。在投资拉动的经济中,资本是稀缺的,稀缺的资本可以获取超额收益,在创新拉动的经济中,创新是稀缺的,创新将获取更大的收益。

  其三是资本跟企业家之间关系的变化。由于资本不再稀缺,资本跟企业家之间的关系逐步演变为合伙的关系,传统的股东,主义逐步让位于企业家,主义,无论是阿里的合伙人制度,还是京东的A、B股制度,都是这种变化的体现。

  所以所谓的新资本,新就新在:

  1) 要拥抱新经济,洞察技术进步和产业变迁的内在趋势

  2) 要拥抱民众,做有温度的资本

  3) 要拥抱创新,做有智慧的资本

  4) 要拥抱企业家,做宽厚的资本。

  以上就是我对新经济、新趋势、新资本的观察和思考,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