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职业生涯总会面临多种选择。道路很多,只是方向不同。做得到顺势而为、守正出奇的赢家不多。
医者医身,保险医心,刘铁栓是赢家之一。
01
刘铁栓是医学专业毕业的。
“父母那一辈觉得这世间能救苦救难的是菩萨。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做一名医生,治病救人。直到毕了业,真正成了一名医生,也见多了因为承担不起治疗费而耽误诊疗时机的病人,才明白医生是能治病,却无法救穷,这种无奈、遗憾,才最是折磨人的”,刘铁栓圆圆微胖的脸庞显得几分憨厚可爱,可说起这段经历,深情也难免凝重。
她还有一段在基层妇联工作的经历。这期间,刘铁栓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个微观家庭、独立个体在世间百态下的冷暖人情,她也看到了民众健康意识的欠缺,有的人家砸锅卖铁也凑不上医疗费用,最终家毁人亡,有的倾尽了家产换来生命的延续,却因病返贫,矛盾重重。
2004年,刘铁栓加入保险业。在她眼里,从事保险业,能从根儿上改变身边人的健康管理理念和风险意识。
“如果说医生是治病,那么保险就是在救人,保险就是真正和你站在一起与疾病抗衡的”,说到这儿,刘铁栓的眼神里有一股力量。
02
即使十多年过去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悲剧现实生活中依然不少见。医疗技术和设备越来越先进,看病也就越来越贵,患者自费承担的医疗费用逐年上升,尤其是重大疾病或疑难杂症,基本医保难以覆盖治疗费用,自费压力非常大。
“虽然国家提出越来越多利民的医疗政策,像商业保险机构受托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这类政策,在全范围的普及和落地推广中还是会有很多问题。比如普遍欠缺健康意识,甚至对保险存在认知上的偏见,对未来风险的预见性和提前规划的抵御能力不强,这就致使政策实施没有群众基础,疾病缠身时才意识到问题所在,但却失去了投保资格,只能靠家庭积蓄或已经被诟病感情绑架的募捐来换生存的机会”,刘铁栓说。
刘铁栓的寿险之路始于她的医生身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她的保险从业之路贯穿始终的是健康理念的普及。做医生时,见多了生离死别、人情冷暖。做了寿险规划师后,她选择用重疾险和医疗险保单为客户做健康规划。
“必须正视的是,重疾发病率在提升,也有低龄化的趋势,重疾致死是人口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治疗疾病是医生的责任,做好保障就要寿险规划师发挥作用。我也始终认为,只有先保障好你的人身,才能规划你的人生”,她这样说。
03
说起行业的前景,刘铁栓信心满满、侃侃而谈。
国家政策对健康险大力支持,税优型健康险覆盖范围的不断放开,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等等因素也在催化健康险走上行业发展的快车道。商业健康险的需求非常大,这也是‘保险姓保’最有力度的体现。在刘铁栓看来,当下,是寿险人能够有所作为的最好机遇。
“没那么多功利心,我不会逢人就说保险。就像煲一碗色香味浓的好汤,要用对的食材也要用温火来烹。帮助客户树立抗风险意识,从一无所知到有所了解保险知识和条款,正确引导获赔心理等等,一张保单下来,我要下很多工夫,这才是我应该做的”,刘铁栓说。
医者医身,保险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