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人民日报》四版刊发《红豆集团以科技创新优化生产、升级产品、转型发展——向“新”发展谋长“红”》文章,点赞红豆集团向“新”而行谋发展。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加快演进的技术浪潮下,民营企业如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确定之路?红豆集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作为一家以传统服装产业起家的民营企业,红豆集团近年来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国际化布局等方面全面发力,坚定不移向“新”发展迈进,以“智改数转网联”重塑制造体系,以高端产品刷新品牌形象,以全球视野拓展增长空间。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潮中,红豆不仅稳稳站住了脚,还以“红豆速度”和“红豆智慧”诠释了民营经济的新风貌。
数据驱动实现生产全链条优化配置
在红豆男装的5G全连接工厂里,一套西服的诞生只需7天。从门店激光量体,到数据回传工厂生成53块数字模板;从数字裁剪、智能搬运,到缝纫工序分布协同,全流程数智化操作,极大提升了效率与精准度。
这一切得益于红豆集团构建的“红豆—纺织服装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生产全链条的优化配置。自2021年以来,仅剪裁车间就节省用工60%,效率提升32%,成本降低18%。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十字路口,红豆无疑走在了前列。
用科研“厚积”实现产品“薄发”
红豆不仅在服装领域走向智能化,还在轮胎产业中打开了科技创新的新局面。在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每一条“千里马GA8”轮胎都集成了5项国家专利,专为新能源汽车量身打造。通过与清华大学、哈工大等高校合作,红豆率先实现杜仲胶在乘用车轮胎中的规模化应用,大幅提升耐磨、防滑性能,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从材料创新到结构优化,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红豆用科研的“厚积”实现了产品的“薄发”,也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提供了范例。
从“卖产品”到“卖设计”
在江苏红豆对外贸易有限公司,三维数字样衣系统让跨国订单的设计沟通变得,地高效。设计师孙美玲仅需上传样衣三维图纸,即可同步给德国客户确认,并快速启动柬埔寨西港特区内工厂的量产流程。
从“卖产品”到“卖设计”,从代工模式到品牌出海,红豆正在打造完整的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2024年,公司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186%,今年一季度再次增长超30%,展示出强劲的外贸韧性与国际市场竞争力。
八方共赢理念,打造海外样板工程
红豆不仅走出,,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度参与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开发。这一,经贸合作区目前已吸引202家企业机构入驻,占全省工厂企业总数约70%,提供就业岗位3.2万个,2024年进出口总额高达40.78亿美元,占柬埔寨全年进出口总额的7.45%。
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海江提出的“八方共赢”理念——即与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政府、生态环境和社区形成利益共同体,已成为推动中柬合作样板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高端服装产品定义“新消费”潮流
在消费端,红豆也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升级产品体验。例如推出的“0感舒适衬衫3.0”,融合国际设计、智能温控科技与柔软工艺,实现衬衫与肌肤的“无感”接触,打破了传统衬衫“硬挺拘束”的刻板印象,获得年轻消费群体追捧。
舒适红豆系列不仅提供全场景穿着方案,也展示了红豆由制造品牌向时尚品牌、生活方式品牌升级的决心与路径。
坚守实业根本,拥抱创新未来
不论是产业链条优化、产品体系升级,还是跨境电商拓展、海外园区建设,红豆始终坚持“实业为本、创新为魂”的发展信条。在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背景下,红豆正以科技创新为内核,推动企业全方位进化升级,构建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确定路径。
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的实践中,红豆不仅坚定发展信心,更展示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强大生命力与创造力,书写了从传统走向现代、从本土走向全球的生动范本。
从一套西服到一条轮胎,从一笔订单到一座特区,红豆集团用奋斗的足迹丈量高质量发展的航程。正如人民日报所赞:“红豆以‘新’谋‘红’,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以创新精神坚定实业信念。”红豆坚守实业、不断创新的故事,也是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不懈追梦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