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我们照常开门,虽然营业时间短了,但生意反倒更好,外卖订单比平时多了30%。”河北鹿泉获鹿镇一家36524便利店里,店主王女士一边忙着收银,一边分拣打包几个外卖订单,统一摆放在门口,方便骑手取货,“大多买的牛奶干果等礼盒,用来走亲戚拜年用的。”
今年春节,在一声声外卖提示音与鞭炮声的交错中,这个河北中南部小镇洋溢着“开门红”的喜气。放眼全国,伴随着春节返乡热潮,多地县城消费活力迅速恢复。不少在区县市场独具竞争优势的本土便利店,迎来了兔年,旺季,也折射出县城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记者走访发现,这股县域消费热潮中,不少从一二线城市回家的年轻人把“线上点单,线下30分钟到家”的即时零售业态也带回到了万千小镇,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新增量。
零售平台美团数据显示,兔年春节期间,山西唐久、河北36524、广东天福等本土便利店在县域地区的即时零售订单量增幅明显,同比去年春节上涨超102%。其中,整箱牛奶、礼盒装坚果、酒水等年货最为热销,在便利店“外卖买年货”成趋势,而在同品类商品中,本地品牌更受欢迎。
县域消费复苏,本地品牌更“吃香”
“最惊喜的是咱们小县城也有24小时连锁便利店了,春节还不打烊。”山西阳泉人小谢平时在上海上班,今年是他时隔三年第一次返乡过年,“印象里往年春节,老家的小卖部都会关门,买啥都费劲,这几年变化太大。”
据小谢介绍,当地大多是唐久、金虎这类山西本土品牌,外资品牌少,不过唐久的门店也已趋于标准化,还多了些当地才有的小吃和品牌,甚至上线了外卖。“前几天跟老同学在家小聚,想买点零食啤酒,又懒得出门,搜了下发现家附近这些都上了外卖,简直跟在上海一样。”小谢说。
刘先生是阳泉龙泉北路一家唐久便利的经营者,“疫情之后我们开始做线上这块,明显感觉当地居民,特别是年轻人都开始习惯外卖买东西,这几天返乡潮又添了‘一把火’。”他给记者算了笔账,春节假期7天,店里美团外卖订单量环比节前增长超60%。年货礼盒外,酒水类商品线上订单量多了近两倍。
兔年春节期间,河北36524、山西唐久等本土便利店品牌在国内县城迎来“开门红”
刘先生的小店是县域本土便利店业态繁荣的缩影。近年来,国内便利店正加速向三四线城市下沉。记者观察发现,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不同,在国内县城,连锁便利店以唐久、天福、36524等区域内本土品牌为主,对本地经济贡献大,借助迅速发展的即时零售等新业态,这些本地零售主体有效刺激了当地消费。
以唐久县域门店在春节期间的表现为例,据美团数据,春节假期期间,年货礼盒线上订单量环比增长123%,同比增长达185%。日常商品销量也涨势喜人,以冷藏鲜奶为例,线上订单量环比节前增长了184.5%,同比增长达140%。
“对于低线市场的消费者,本地品牌本土化做得深,自然更受欢迎。而外资便利店更多是‘打卡地’。”湖南本土品牌新佳宜的负责人举了个例子,“比如我们的牙签牛肉等湖南辣味小吃就格外受欢迎,外来便利店不太会提供此类商品。”
记者还了解到,县城消费者在商品选择上,也更偏好“本地货”,由此推动了本土便利店“因地制宜”备货商品,本地商业和本土品牌之间相互促进。
“年货节的商品一部分是总部配货的,一部分是我们按照当地需求调整的。”河北36524便利店店主王女士表示,“例如熟食礼盒,我们河北当地的品牌金凤扒鸡就卖得特别好,我们就多备点儿。”
县城加速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早上临时决定去亲戚家拜年,来不及出门买年货。”在惠州惠东县,当地居民刘大伯对记者说,“幸好儿子帮忙外卖了红酒和干果礼盒,我洗漱换衣服的功夫就送到了,穿上鞋直接拿着出门,没耽误时间。”
在东莞大岭山镇,当地经营一家天福便利店的罗先生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店里美团外卖订单量比平时多了50%,每天能有上百单,“佳节家庭团聚,饮料零食卖得很好。”他还提到,小镇上的便利店竞争其实不亚于大城市,美宜佳等品牌遍地开花,中心区域每隔20-30米就有一家。
据介绍,发家于东莞的天福便利店在广东县域市场早有布局,以罗先生所在的东莞周边县域为例,天福便利店线下门店数目达到650家,上线24小时外卖的门店达到151家,密度上接近部分城市市区。
本地便利店为县城带来消费增量,助力县城形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除广东外,国内各县域经济都在快速发展,以天福为代表的本土便利店作为县域商业体系之一,既是受益者,也是推动者,本地消费和本地品牌正形成新的正向循环。”业内人士还表示,随着“外卖点一切”的趋势流向县城,本土便利店通过即时零售,为当地消费带来新增量,进一步便利居民购物需求,助力县城形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节日里的中国在流动和忙碌中持续释放动力。今年以来,我国县乡消费市场潜力进一步凸显,以本土便利店为代表的实体商业在县域市场迅速回暖,持续升温的假日消费,彰显了下沉市场的潜力和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