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商业资讯>正文

二环与五环,差了一个“真北京”

时间:2018-08-22 16:02:25    来源:南方财富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空间的出现,首要原因不在于其物质边界,而在于人与人之间产生的社会联系与情感联系……空间不是由若干平方公里领域构成的一个地理范围,而是通过心理上的影响力得以实现。”

  ——德国哲学家都市社会学家齐美尔

  北京,这个被“环路”包围着的城市,不少老北京人一开口就爱说:

  “我们以前的北京,是二环里和二环外之分,别说五环了,三环外都是菜地呢!”

  没错!但实际上,从二环到五环,又有多少老北京人搬走了呢?

  从空中俯瞰北京,其空间规划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其由一个个的同心圆组成。自内向外增加的条条环路,分别标志着北京近几十年城市扩张的步幅。

  二环路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贴行护城河经过内城九门,基本勾勒出北京老城区的边界。三环路于80年代,打通其北线的亚运村,东线的国贸商圈,标志着北京改革开放时期的迅猛发展。四环路从90年代开始,经过十年建设,于2001年连成完整环线,而这十年也是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开始,四环沿线众多商品住宅拔地而起,北京在面积外扩的同时,大量人口也随之向周边移动。五环路于2003年11月1日全线建成通车。六环路2009年9月12日全线贯通。

  而伴随着五环与六环的建成,以及七环路的筹划建设中,住房成本的急剧攀升,交通成本的相对降低促使北京人口尤其是外来人口的居住区域进一步外移。

  北京五环外的城市边缘地带,也即德国建筑学家和城市理论家托马斯·西韦特所说的“夹缝城市”。西韦特认为,这种夹缝城市完全不同于城市环境,充满一个个分散无序的“岛”,并快速成为21世纪的决定性景观。城乡结合区那些星罗棋布的城中村,成为少数本地农民和大量外来人口在大城市的栖居地。有人说:“当五环六环之间成为一个过渡性空间时,它也形成了一个陌生的城市都会区域,一个落脚的城市边缘,一座睡城。它可能是新的社会和美学秩序的诞生地,也可能是下一波社会冲突和现实困境的温床。”

  道格·桑德斯在《落脚城市》中也说:“这片由乡村移民在城市里构成的飞地,位于我们的视线边缘,存在于旅游地图之外,已成为这个世界下一阶段发展的场景,充满了勤奋与希望的动力……。世界各地的落脚城市正在创造着历史,但这些历史却普遍遭到忽视。”这些“落脚城市”存在于纽约,伦敦,巴黎……所有这些全球化大都市。大城市的繁华吸引着移民来淘金和寻梦,而高昂的生活成本却把他们滞留在了城市的外围。

  通过一组数据,我们再来看北京,

  2015年5月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发布的“北京人口调查报告”,披露了环线人口分布情况。数据显示,北京人口分布沿环路圈层向外拓展,呈现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的特点,从常住人口来看,二环内常住人口最少,为148.1万人;而五环到六环常住人口最多,达到580.2万人;也就是说,北京有一半人住在五环以外。而将近半数的“北漂”,居住在五环到六环之间。

  那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儿呢?

  “生活在五环外,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

  在《2014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显示,北京的平均通勤时间居全国之首,达97分钟,比一场足球赛还要长。这其中,五环外人口贡献巨大。

  早上五六点中,住在五环、六环、甚至是河北等地各行各业的白领们塞满了各条地铁线和沿线公交。每天上下班30-40站地铁,2-3个小时的路程是妥妥的标配,真可谓“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上班是为了下班,下班为了睡觉,睡觉为了第二天再上班。”

  从配套上来说,众所周知,北京的医疗资源独步全国,三甲医院更是能说出一长串。不过,却基本都布局在了四环内。协和医院在东单,北大医院在西四,阜外医院位于阜成门,朝阳医院本部在东大桥,安贞医院在安贞桥北,宣武医院在牛街北口...... 阜外的心内科、天坛的神经外科、宣武的神经内科......这些三甲医院的王牌科室,都不在五环外,住在五环外的您,或者是住在郊区别墅的您,平日里一定也抱怨过,周边怎么就没个有好医院呢?

  再说说好学校,对于下一代的投资,应该目前中国家庭,的投资了。北京市的,小学top10排行榜虽然时有变更,但实验二小、中关村一小、二小、三小、史家小学、北京小学、景山学校、北师大附小这几所从来不会旁落。小学如是,中学更是如此,四中,人大附,二中,五中、八中、实验、师大附,几乎还是东、西、海三个区“过家家”; 近些年来,东西海的,中小学开始在远郊县开办分校,可谁的心里不明白,分校总归还是分校。

  遥想那些当年离开二环的老北京们,有多少想要从五环归来,可又有多少人拖家带口却回不来。二环多是老旧小区,户型面积60、70平哪能装得下一家三代,更别说是四世同堂了。再想想那些兜里揣着钱,却死活挤不进“城里”的顶豪们,是多想俯仰天地,居中为大呢。

  我们总认为,二环房屋已经进入死锁状态,除了少数豪华四合院属于奇缺资源,其他的普通房屋在普通人中交易,都是刚需决定的,例如:学区问题,刚需入门问题等,尤其是房地产市场整体有所下滑的当今,缺乏新的住房建设用地,缺乏机构炒作,且增长空间也相当匮乏。

  我们一直向往四九城中有那么一个地方——走了很多地方,看了不同的风景,喝过不同的酒,体验不同的人生百态,最终想回到最初的地方,只为填补内心最深处的空白。这个空白,可能就是丢失很久的“北京情怀”。

  有需要必然有市场,这是市场经济铁打的定律。在盛德紫阙初建时期,开发团队便针对于此

  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们深知对于这座城市、对于这块土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无数的不眠之夜,无数人的辛勤努力,让盛德紫阙更加贴近人性最本底的需求。于二环安定门旁,一种高尚的生活形态渐渐清晰起来,这块盛载着曾经辉煌的土地也在人们的热盼中开始苏醒。

  从曾经的红墙白瓦、胡同串子的故事到现代中西合璧的时代经典,从恢复城市的人文居住意义到在盛德紫阙必须保留北京传统文化的决定。这一切都在验证一句话“在拥有文明的土地上才有荣耀的历史,在荣耀的历史之下才有民族的光辉,这才是土地的本源价值,这才是连接情感的地方”。

  盛德紫阙,位于中轴,之上,藏于四九城中,是名副其实的,地段。作为责任地产商,盛德紫阙把“真北京”还给了城市空间,还给了那些年丢失的北京情怀。

  许多人都喜欢《世界上,的村庄》的那句话:“离开村落的人们流浪很久了,许多人说不定死在半路上。”从三环到四环,从五环到六环,总有一些人,一直游荡在不断扩大的城市的边缘,他们似乎是无法扎根的浮萍,悬停在村庄与城市之间的“半路上”,与作为“光明之城”的北京环路相隔,咫尺天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