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专项课题—《基于人工智能的课堂观察体系建设》开题研讨会在立思辰大厦举行。清帆科技CEO兼立思辰教育AI实验室主任张文铸博士作为课题主要负责人与多位来自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石家庄市第一中学等单位的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课题研讨会现场
《基于人工智能的课堂观察体系建设》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立项的第二批未来学校(中小学、幼儿园)实验研究课题,张文铸博士为课题主要负责人。该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传统听评课方式构建科学的课堂观察体系。具体来说,课题主张采用人脸识别、表情分析、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对课堂教学视频及音频进行细粒度分析。深入挖掘课堂教学场景中的客观数据,实现更微观的课堂观察,用更科学的手段辅助学校进行听评课等教研工作,探索更科学、更合理、更高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水平。
清帆科技CEO兼课题主要负责人,张文铸博士
研讨会上,立思辰副总裁雷思东做了开题致辞,从宏观上介绍了立思辰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科技教育愿景,对该研究课题的重要性和前瞻性表示肯定。张文铸博士详细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关键问题、现有研究基础和应用以及课题研究计划和预期成果。《基于人工智能的课堂观察体系建设》课题以未来学校建设为背景,围绕课堂教学场景,目标是开发智能教育助理,建立智能、快速、全面的教育分析系统,让AI成为学校的数据大脑,让AI成为教师的助手。课题将利用多种人工智能技术对学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实际教研工作相结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信息用于辅助教研工作,最终形成研究报告,为国家的宏观教育决策提供建设性的参考。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未来学校研究院执行院长郑德林对本次课题高度认可,他认为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课堂活动相结合是比较大的教育改进。传统课堂中老师和学生的状态是相对分离的,创新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现象,但这个过程中要明确技术服务的导向是学生的素质教育而非应试教育。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副主任李亦菲同样认同本课题的创新性和前沿性,并从心理学和情感研究方向为课题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他认为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课堂观察系统从实现数据观测到实现教学分析再到辅助教研工作,需要建立起一套全面、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深入理解情绪背后的关键信息,才能让课堂观察体系发挥更大的价值。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未来学校研究院执行院长郑德林
对于以上专家们的见解,石家庄市第一中学副校长沈建军、信息,主任王向科、清华大学副教授王钺和副研究员张卫强等一线教育工作者纷纷表示认同,他们认为传统的教学管理并未对教学数据做到全面的存储和有效的利用,该课题主张的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对关键数据进行实时提取和可视化呈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切实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副校长沈建军
在经过一番深入的多方讨论后,研讨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研究与国务院《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智能教育部分的政策紧密相关,极大契合当前基础教育教学的创新改革需求,并且符合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体现了较高的创新水平。课题研究具备充足的基础参考数据支撑,方法得当,分工合理,研究成果具有普遍的实践应用价值。
研讨会专家合影
作为一家专注教育领域创新的人工智能公司,清帆科技始终致力于通过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结合场景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为青少年创造更加公平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发起的“未来学校研究与试验计划”聚焦基础教育和儿童发展,贯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核心任务,倡导应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面向未来推动学校形态变革和全方位改革创新,和清帆科技发展愿景高度一致,清帆科技期待通过《基于人工智能的课堂观察体系建设》这一课题的研究,在教育部的宏观指导下,与社会各界人士一道,真正推动未来学校的基础变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