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的夏天,P2P“惊雷”滚滚。
从6月1日到7月12日,短短的42天时间,全国共有108家P2P平台“爆雷”。连续“爆雷”事件给投资人带来了,的幻灭感,集体恐慌像病毒一样迅速在人群中蔓延开来。“雷潮”还在继续,报案和维权的人数每天都在增加,他们不想就这样“认命”。
而幸存的P2P平台,同样也面临压力。压力一面来自投资人的提现潮,大批量兑付的交易单超过平台能够负荷的能力;另一面则是借贷方的观望,因为“一旦平台爆了,我就可以不还钱了” 。
整个行业进入至暗时刻。原本P2P作为金融创新,是对银行业务的有效补充。现如今,大众对互金行业的信任因为连环”爆雷“而降低冰点。
7月16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北京召开专题座谈会,力促网贷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浙江互金联合会开展“正本清源”行业行动,联合杭州市互联网金融协会、浙江,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向公众发表《行业自律宣言》。
然而,监管部门的行动并没有成为广大投资人的定心丸。大众仍谈P2P色变,大量的负面情绪充斥着线上网络,线下,血本无归的投资人群体,在各个城市聚集,散发更大的恐慌。
没有人知道这场风暴什么时候过去,也没有人知道行业将展现怎样的未来。带着疑问,我们探访了杭州互联网金融协会的执行会长单位鑫合汇,和鑫合汇副总裁史林一起,从平台的维度,看这场声势浩大的互金行业阵痛期。
行业阵痛是必然的
“一个行业的发展,总要经过一些波动阵痛。”对于行业的连环“爆雷”,史林并不觉得意外。
相比其他行业,网贷是新物种。这些年P2P行业的野蛮生长,得益于巨大的市场需求,但也始终伴有“爆雷”的风险。
为什么是今年六七月份达到“爆雷”的高峰期?史林认为,发生“雷潮”,的因素,在于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整个金融环境震荡引发的风险传递到了网贷平台。“今年年初,国家金融改革的力度加大,去杠杆在深化,很多实体经济里的一些借款企业,资金链开始断裂,通过网贷行业进行融资的企业可能会涉嫌逾期等问题。平台一出问题,投资人就恐慌,就开始挤兑和提现。一些中小平台自身的流动性不好,抗风险能力很弱,就会‘爆雷’。"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备案延期,许多网贷平台为了合规做了一些面子工程,放弃了一些大项目,损失了不少利润。平台粉饰的目的是出售给下家,延期后,下家购买欲望减弱,盼不来“接盘侠”,风险慢慢积聚。
也有人分析杭州的“雷潮”,跟摇号买房有关。但没人掌握目前杭州到底有多少资金从P2P平台流出,流入楼市。
无论是何种原因引发的“雷潮”,从行业的维度来看,都可以看作是阵痛期,是每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这不是P2P第一次遭遇行业危机,2015年,P2P网贷问题平台数量896家,是2014年的3倍。年末的e租宝事件,更是震惊整个金融圈,涉案金额之大、参与人数之多,超出了大多数业内人士的想象。而大大小小的平台“跑路”新闻,也从未间断。
与其说是行业危机,不如说是行业生机。
网贷天眼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平台总数达6660家,累计问题平台总数达到4495家,淘汰率已达67.49%。
从这个角度看,一系列的“爆雷”潮未尝不是一场行业大清洗。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出事平台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资产质量不佳,导致平台经营不善;另一种是伪P2P平台,本质是非法集资和庞氏骗局。第一类平台出事是行业正常出清,可以让投资者认清风险和收益应当匹配,达到投资者教育的目的;第二类平台,即伪P2P平台,一旦出事投资人很可能血本无归,误导投资者,甚至引发恐慌,对行业伤害极大。
这样洗牌的代价未免太大,但两权相害取其轻,市场会做出选择。留下的企业,将会通过监管,走向行业良性发展的一面。
备案延期背后的难度
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正式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从备案管理到业务规则与风险管理等方面为P2P立下规矩;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也于同年成立,,整治问题中就包括P2P网络借贷。
这标志着网贷行业野蛮生长的时代结束,开始进入到合规监管。同时,也意味着国家对平台的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
但任何行业走向规范都需要一个过程,这是一场持久战。
2016年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对P2P平台进行备案管理,但在过去两年间,随着互金专项整治工作的延期,备案工作也进行了多次延期。
2017年12月,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外发布《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
今年7月初,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央行会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召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动员会。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指出,按照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总体安排,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这意味着,原定于今年6月完成的P2P网贷备案又一次延期。延期的背后,显示出备案的复杂和难度。同时,也表明了政府的态度,监管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企业要有自己的良心
困难重重之下,整个网贷行业内忧外患不断。外有金融环境的不稳定因素,内有行业丛生的乱象。再加上这次集中“爆雷”,P2P险象环生。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P2P平台都像投融家一样被真正定义为欺诈案件,大部分P2P如今无法兑付,是受到了连续爆雷事件给整个行业带来的恐慌和连锁反应。
在这波连环“爆雷”事件中,人们习惯于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个人或群体,这些真实而又鲜活的故事,最能打动人心。
然而,人是健忘的,总有更扎心的新闻分散人们的注意力。
但对企业来说,每一次打击都关乎生死。少数骗子和不合规的玩家消耗了大众对互金行业的信任,而金融市场有“羊群效应”,投资人集中挤兑,有些合规的平台都会招架不住。
史林认为,在非常时期,招架不住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而“跑路”,“经营企业总可能会有成功或者失败。但是到,的阶段,可能能力不在了,但是良心总要在。”
在良心的底线之上,鑫合汇也做了很多努力,在行业内,鑫合汇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理事单位、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理事单位及杭州市互联网金融协会执行会长单位;在资质上,鑫合汇是浙江首批获得浙江省通信管理局颁发的ICP许可证的平台,并在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在银行存管上,早在2016年12月,鑫合汇就与香港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浙商银行达成资金存管合作并正式上线。
频繁的“爆雷”事件发生后,鑫合汇作为杭州互联网金融协会的执行会长单位,积极参与行业研讨,召开投资人见面会,让投资者近距离的了解企业的情况。鑫合汇运营总监徐宏彪表示,鑫合汇近期做了多场直播,专门针对投资人的问题进行解答,如果投资人仍然觉得有风险,鑫合汇也支持大家投资到期后提现,并且承诺,只要是到期的,任何金额都可以当天到帐。
对于这次危机,鑫合汇也早有防范。“从去年开始去杠杆,金融环境开始进入到一个比较严峻的状态,我们对开拓风险控制方面进一步的加强,2018年,我们并没有把发展规模作为,考核指标,而更多的是把规模控下来。”
在行业的震荡波动期,鑫合汇还守正出奇,发布“连鑫共享计划”。作为鑫合汇的大股东,浙江支集控股有限公司(中新力合)承诺,将其所持有的9.31%的鑫合汇股权所对应的分红收益和股权转让所得资金赠予每位投资人和市场参与方。
“在过去,资本关系是线性的,先是股东,再到团队,,是客户,而现在我希望把这三者的关系定位为一个三角,”鑫合汇股东、中新力合集团总裁兼创始人陈杭生希望创造信任价值,他表示,把股东与顾客联系起来,把利益让渡给顾客,三角的平面使企业更加稳定。
公开信息显示,“连鑫共享计划”不带有任何的捆绑制,也不与投资者的资金进行锁定,投资人自主决定是否投资。截止发稿前,总量1.2亿的连鑫积分已经认领超过60%。
头部企业积极回应的同时,政府在监管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多年来危机不断发生,市场已有一定的消化和自净能力,监管部门也有应对的一些举措和机制。”但由于网贷是新兴行业,监管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需要多一些耐心和信任。
怎么辨别一家公司是否可信
P2P模式还值得被信任吗?现在到底还能不能投?没人能回答,我们只能从“爆雷”潮的波及面的广度衡量市场需求的深度。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监管限制规模严控增量的背景下,网贷投资人和借款人数量每月仍可达到400多万人。”
有需求的投资人,在行业的暴风时刻,在海量的信息中怎么辨别一家公司是否可信,史林也给出了他的建议:
第一,有没有银行存管,是不是真的存管。银行存管能够印证企业实力,因为存管相应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一般企业承受不起。真存管通过网银能够看到,正常的充值投资提现过程中,全部接收的都是来自于银行的信息,而不是所有短信都是来自第三方推送。
第二,信息披露是否公开透明。以鑫合汇为例,以前是在行业的门户进行披露,2017年下半年,正式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方网站上披露。
第三,企业要有一定的盈利性。盈利性是化解风险的保障,从运营能力角度来讲,做金融企业,如果不能有正向的利润,其实很危险,所以盈利能力很关键。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鑫合汇净利润1.45亿,位居杭州地区互金企业净利润第三名。
第四,看资质。很多投资人对这方面没有特别的概念,资质在官网上就可以查到,一个正规的互联网金融的平台,应该主动披露这些资质。
第五,合格投资人的准入。合格投资人的准入是指按照暂行管理办法,对投资人进行分类,按照风险承受能力提供差异化服务。同时,在年龄上也要有所限制,比如,18岁以下60岁以上是不建议投资的。
总之,投资人应更加理性,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也曾告诫消费者投资的过程中要注意风险,他表示,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很危险,超过10%就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
对P2P平台而言,这一轮阵痛过后,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就像奥利地诗人里尔克说的,“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参考资料:
《P2P又现集中“爆雷” 或经历监管整治期“阵痛”》
https://news.sina.cn/2018-07-24/detail-ihftenhz3709931.d.html
《“爆雷”潮中,万亿P2P网贷叩问生死》
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180720/herald/619287c7505f311b885cb7fbd5ac5e1f.html
《P2P维权者:这个城市在睁着眼睛哭 | 小巴看一周》
https://0x9.me/q03jt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令
http://www.cbrc.gov.cn/govView_37D312933F1A4CECBC18F9A96293F450.html
《浙江互金联合会开展正本清源行动 网贷机构发表行业自律宣言》
http://finance.ifeng.com/a/20180711/16379536_0.shtml
《潘功胜: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 |新京报财讯》
http://news.sina.com.cn/c/2018-07-09/doc-ihezpzwu18872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