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行业媒体《PV-Tech》报道指出,10多年前,中国资本开始进入电池和组件制造领域,由于海外市场份额的助推,使其迅速发展,技术进步或财务表现大大超预期,而晶科能源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海外布局上,晶科如今已构建起了全球化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体系。目前拥有包括马来西亚、美国、葡萄牙等多个海外工厂;和澳洲、新加坡、美国、日本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研发合作关系。
而在数年前,中国市场曾掀起一阵组件出口热潮。彼时,国内市场以德国、西班牙等欧美市场为主,而中国组件制造企业凭借着,价格竞争优势的产品获得了海外客户的青睐。然而,伴随海外开始设起重重贸易壁垒,约90%的中国光伏企业将生产,放回中国,一方面是中国国内需求快速兴起,同时也缺乏去东南亚设厂的动力和资金。
对于中国组件制造商而言,在中国做业务和在海外做业务存在巨大差异,这也是决定这家中国公司能否全球化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过去的5到6年里,没有任何一家亚洲公司能够达到晶科能源的全球化生产和全球化营销的战略水平。与过去曾获得全球市场份额,地位的其他亚洲公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晶科能源非常有战略计划和行动部署,一步一步把全球化仅当做一个跳板来达到不同的目标层面,并且推动公司的组件业务进入了更大未知领域。
从海关数据来看,晶科能源已连续7个季度海外出口量位居第一。晶科来自海外市场的营收已超过70%,只有30%的营收来自中国。
数据显示,北美、拉美大区在晶科全球营收中贡献巨大,分别占据晶科出货量的15-20%左右。其中,在北美电站市场位列第一,分布式市场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本土品牌,销量实现了超过30%的年增长。在巴西、智利、墨西哥、阿根廷、秘鲁等南美国家市占率均在4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50%,远高于公司平均11%的市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