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商业资讯>正文

恰逢自然水体无土农耕22载之自寿赋

时间:2018-07-03 16:16:09    来源:科普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飞雪携旧岁同去,白发与绿草共生。余之故乡,人年66岁,皆于正月初六之日做酒,亲人聚会一堂,共庆老者之寿。余不喜旧俗,今于春雨霏霏之乡野,自作一文,聊以自祝。

云图片

  余之故乡,在古汴水之北,黄河故道之南,沃野千里,一马平川。1953年夏,有游方卜卦者,与余祖母曰:“有侉兵(国军北方部队)两魂灵,其一将在你家投胎”,10日后,余出世,12日后,邻里黄家生一男婴。数十年间,每见黄氏,两人必抚掌大笑。

  余常疑前生,是否挽雕弓于长城,殒命抗日之疆场?抑或喋血于徐州孤城,乃民族内战之冤魂?皆不得知也。然者,余性喜狂风雪野,长河落日,汉赋唐诗,大漠雄关,似有通晓诗书之国军将士遗风也。

云图片

  余之弟,年少即喜易经,某年给余卜卦曰:“日后将以蔬菜麻茶为业”。彼时,我年方而立,正驰骋文坛,欲做一大家也。笑而置之。

  越十年,余不安于江南诗酒唱和之安逸现状,仗剑披发跨琼州海峡,寻椰风海韵,不意于南渡江畔,受尽折磨。而后去广西十万大山,虽灯红酒绿,亦不甚喜。44岁终去安庆白泽湖畔做一农夫,餐风饮露,至今凡22年,时也,命也?!

云图片

  余出生于乡野,少小从军,不懂农耕之法,尤不知南方水乡之稼樯,于是乎,拜师于姑苏,,请教于乡野农夫,沉浮于洪水之中,思考于烈日之下,竟与本世纪初,创茭白反季节之法,将平原之茭白,在高山种植,一举解决高山寒泉奔涌、农民年年欠收之痼疾,10余万山民连续致富已17年矣。

  何意肉入千夫口,苦由一人尝?余落得满身伤痕,一身债务,含恨下于山,再蜗居白泽湖畔。小吏逼债,锁余柴门,七日不见炊烟。刁民趁机打劫,电余水中之鱼。江畔长歌当哭,雪夜寻求良策。

  此其时也,余常凭吊宜城先贤故迹——徐锡麟五步流血,举义旗于安庆,事败遭清兵挖心下酒;陈独秀抛家舍命,举大纛于神州,创中共于乱世,竟被开除出党,贫病交加死于江津。严凤英一代黄梅大师,文革被逼自杀再遭破腹,致仙音天籁永绝……

云图片

  鸿雁折翅长空,豪杰被弃尘世,彼等一代,,尚且如此,何况我辈乎?正若孟子云:“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噫嘻,余虽有债主常逼,而微躯尚存。虽无丝竹于豪庭,却有涛音于茅棚。

  余之基地,乃处长江流域,年年洪水肆虐,农人葬身鱼腹者,非鲜见。余之住所,床下鱼游,灶间蛙鸣,已是常态,然,余死守不退,欲创种植新法,笑傲洪峰。越3年,以井水灌溉,创平原反季节茭白之法,在炎夏上市,终还债务。越五年,创无土种植之法,于波光云影之上,种植水芹水稻,于游鱼喋尾之间,种植小麦蚕豆……结盟龙王,耕江耘湖,点亮避灾农耕之火炬。2016年,长江流域洪水滔天,余之水稼樯,飘摇于洪水之上,摇曳于暴雨之间,优哉游哉,始有新华社报道,初名于神州。

  复越三年,将自然水体无土农耕之术,嫁接于治理河湖水体之列,寻得唤醒河塘生命之造血功能。

  明月无翅,而能光华千里,篱门有幸,常迎远方客来,共谋拯救中华山河之策;众生皆缘,而心有灵犀一点,雪夜亦有书信飞,求教无土农耕之术。

云图片

  呜呼,余独步泥泞22载矣,泪雨磨长剑,不读官文读月光;苍天做穹庐,星月当灯霜为床。寒夜观雪舞,春晨望云翔,以自然为师,再叩雄关。

  历四年,与友研制云上花园之神器,将增氧、曝气、净化、农耕、景观、人文六种功能集一体,同时并举而无需能源;其不占土地,沧浪为田而农耕,其清风当骏马,扎根太极而无极,将泛五湖烟波,孕稻香渔歌。

云图片

  余为草根,从事无土农耕研究,花费颇多,而半线一针,皆从血管流出。余有何能,竟创此新技?

  手为犁铧,汗为甘泉,伤口孕新绿,寂寞炼新法。非战之功,皆苍天之赐也。

  今,雨中行吟,寒风击节,步泥泞而起舞,望长空而高歌:

  一蓑一笠兮

  耕烟钓雨

  女娲云袖兮

  揾我泪滴

  此生不移兮

  江上种糜

  马革裹尸兮

  前世约契

  是为自祝之文。

  2018年正月初六于安庆白泽湖畔 徐善新(作者为安徽安庆市山泉水生蔬菜研究所所长)

云图片


注: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