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之后,高三毕业的孩子们暂时从学习生涯中解放出来,然而暑假随之来临,尚未参加高考的孩子们又要开始忙碌了。为了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有钱的家庭选择出国游学,工薪阶层参加国内夏令营,最起码给孩子报个暑期培训班,生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随着学习生活挤占了孩子们大量的时间,童年的快乐似乎离他们越来越远。
然而,家长们努力付出的背后,似乎并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寒门难出贵子的焦虑背后,是孩子们对学习的日益抵触。成人现实的功利与孩子爱玩的天性碰撞,使得游戏、娱乐等一系列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成为了影响孩子前途的原罪。作为,文化底蕴的苏商代表,寒门出身的企业家陈思营,或许是一个特别的例子。
1973年,陈思营先生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附近的一座小村庄,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得益于淳朴的生活环境,陈思营先生自幼早熟,打小就开始参与了家庭劳作,养成踏实、积极的性格习惯。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里,陈思营先生如其他的孩子一样,在学习之余帮家里做农活,然后就是上树抓鸟、下河捕鱼的娱乐。
如果以今天网络流行的理论来看,陈思营先生的成功或许只能归功于时代造就了奇迹。除了“生意不如手艺,手艺不如口艺”的家训外,前往上海参加IPTA国际TT职业训练可能是陈思营先生人生中,的转折。经过系统化、职业化的经营训练后,陈思营先生在后来的经营与创业过程中无往不利,是许多后来者和模仿者无法企及的。
在陈思营先生看来,真正让自己走向成功的,是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生活教育。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新世纪,仿佛一切都在日新月异,但是生活的真理,却是永恒不变的。深耕文化产业发展,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陈思营先生,明白技术只是方法,其在经营中的秘密武器正是源自其生活中的文化教育。
做企业如同养孩子。白手创业的企业家,就如同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对企业倾注了心血和关爱。真正能够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是企业家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结合合理的奖惩制度,以身作则建立起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确保企业茁壮成长。这种方式在教育孩子上亦然。
术业有专攻。或许家长们在“术”的教育上,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但是通过言传身教,将中国传统优良文化转化成孩子“业”的积累,必将为孩子将来的发展积攒下宝贵的财富。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生态的创立者,陈思营先生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始终致力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时期,文化必将成为孩子们的财富,而生活将是孩子们,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