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荒诞中的世界真相》阿溟
坦白说,我第一次拿到阿溟的这本新书《荒诞中的世界真相》时,真的把它当成了一本肤浅的科普书了。但等我翻开书之后,既没有看到为科学歌功颂德的流行套路,也没有看到“知乎体”式的故弄玄虚。整本书的主题十分简单,用作者的话说就是“把20个最经典的思想实验串联在一起,探讨从人自我存在的困境谈到宇宙的终极谜题“。但这简单的主题设定背后,作者不仅将每一个思想实验所诠释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更重要的是他将这些深刻而复杂的思想实验和我们的生活,科学发展,哲学意义紧密联系了起来,为我们对自身和世界的认知打开了一个从来不曾意识到广度空间。

其实,书里许多“思想实验“我们都听说过,“特修斯之船,蝴蝶效应,电车难题,中国人房间…”,我几乎听说过书中的每一个思想实验,但却从来不知道它们可以揭示出这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距离我们又这么近。这大概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我们不缺乏好奇心,但我们却不会探索下去。我们的好奇心最终沦为了猎奇的谈资,成了推杯换盏中的略知一二。这本书给我,的震撼不是它告诉了我们什么答案,以及我们该如何更深刻地了解一点“思想实验”,而是,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欲曾经停留在那么肤浅的表面。而同时,你不得不敬佩作者思考的深度和缜密的文字功底,他从“思想实验”入手,串联了科学,哲学,社会学,却没有让你读出令人晦涩和虚无的味道。
趁着新书上市,我们专访了作者阿溟,来和他一起探讨了一下关于写作,人类和世界的关系。
1,从“好奇”沦为“猎奇”
我:为什么会想到去写这些“思想实验”?
阿溟:其实这些都是我曾经好奇过的问题,也都曾经很想知道它们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意义。我比较赞同那个观点,想要彻底地了解一件事,,的办法就是以它为主题写本书。这大概是我写这本书最初的动力。其实这些思想实验也并不是非常生僻,你去网上搜一搜,都会找得到,很多人也都听过。
我:那么,为什么还要写成一本书?它的意义在哪里?
阿溟: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去深究这些问题的意义。我们会被思想实验的题面所吸引,一艘不断更换船板永不靠岸的船(特修斯之船,编者注),浸泡在水缸中的大脑(缸中大脑,编者注),生死不定的猫(薛定谔之猫,编者注),这些思想实验设置的条件都充满了诡异,很容易去吸引到人们的注意。但我们很难去深究下去,它想说明什么,和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我们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如何认知这个世界。我们的好奇止步不前,停留在“听说过,大概知道”这样的概念阶段。让大多数的好奇,都沦为了猎奇,是我们处理知识,思想的遗憾。
2,人类算不算一个奇迹?
我:我知道您是学生物学和医学出身,您早年的经历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学这一块,之后您的文学创作过程也有大量关于生命状态的思考,从您的认知来看,人类的产生是不是一个奇迹?
阿溟:肯定是一个奇迹。但不只是人类,生命产生的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因为它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随机的事件导致的结果。尽管我们的科学研究对于地球生命起源还有着许多争议,但不管任何一种起源假说,我们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生命的产生是一个几率非常低的事情。即便地球当年产生了生命出现的必要条件,但从无机物到有机生命是一个惊人的突破。
我:您在书中提到了一个观点是,您认为我们研究人工智能,寻找外星生命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人类的孤独,我觉得这是个很新奇的观点。您认为这种孤独是一直人类层面的共同体验吗?
阿溟:是这样的。但这种孤独其实是很潜意识的。你去询问任何一个人,他可能都不肯定这种孤独的存在。但这种孤独会在你企图和其他生物交流的时候,会在你去思索人类存在的意义的时候,会在你想要理解人类智力是怎样一种存在的时候出现。因为你发现,除了我们自己,我们找不到一个相近的物种,我们没有第三方的观察者,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一切,都没有我们的智力。
开发人工智能解决了什么呢,不管是体力还是智力,我们都不需要一台和我们自己一模一样的人样机器,人类自己就可以解决了。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意义其实是解决我们对自身智力的好奇----我们可以复制自己的心智到一台机器上。寻找外星人则更加明显,我们就想知道,这个世界除了我们还有谁?
我:会不会失败?我们最终发现我们既无法复制,也无法寻找到其他高等生命。
阿溟:我觉得很有可能,外星生命是否存在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解。因为宇宙真的太大了,大到超出我们的理解范围。即便有,很可能我们永远都无法到达彼此所在的地方。而且,地球生命的出现几率,也不一定可以在其他等同条件的星球上一定出现。
人工智能,我觉得胜算更低。我们可能可以开发出很多疑似智能的机器人,但除非我们真的搞明白人类的自由意识是否存在,否则,我们可能连出发点都还没有找到。
最终,我们可能只证明了一件事,我们真的是,,,的奇迹。
3. 我们该如何认知这个世界和我们的时代?
我:其实阅读您的这一本书,我比较意外的是虽然出发点是这些晦涩难懂的思想实验,但您有许多篇章和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贴近,比如网络生活,人类的城市生活,对保护生态的一些观感这些。所以,其实我们可以通过您这本书对这个时代有一个怎样的认知呢?
阿溟:您能看到这一些方面,我感到非常开心。其实写思想实验本身不是最终这本书希望传达的东西,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对世界有一个全新的认知策略。那就是不要相信既定答案,不要相信权威,而是依赖我们自己的思考,和对比不同观点的诠释。说到时代,我们正处于人类历史上一个从,的时代,它一方面有着其他时代无法超越的丰富,从精神到物质,全面的丰富,而另一方面,它又变的琐碎,急躁,多变。这个时代本身就成了一个课题,不仅仅是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课题,是每一个人的课题。我们如何利用这些丰富性,去保持一直稳定和平静,是每一个人都需要解决的人生问题。
我一直不喜欢单纯科普性的书籍,不是他们不够正确,而是它们提供给读者的只有围观的猎奇,它们不能提供思考,不能提供超越科学本身更高层面的意义。这是我的这本书希望做到的,不太一样的小野心。提供给人们一个安静下来,思考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