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现军,北京和隆优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和隆优化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专注于产能优化,进行智能制造智能优化软件开发,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的企业。2017年,和隆优化入选中国品牌日510品牌传播工程。
我国存在大量的“二高一低”企业,也就是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随着环保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些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2015年底,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从政策上进一步给高能耗企业施加了压力,企业转型势在必行。和隆优化,专注产能优化十几年,是第一批基于中国国情开展智能优化软件研发的企业,现在已经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2017年7月22日,受到,电视台的邀请,和隆优化董事长于现军来到《创新中国》栏目演播室,参与节目录制,就智能制造在供给侧改革中可扮演的重要角色等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提问:
2015年底提出供给侧改革,面临多种问题,如何看待?
人工智能在制造业领域中的应用在21世纪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逐渐成熟,怎么理解智能制造?
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家的共识,那么科技创新面临的,障碍是什么?
让更多的制造业企业尽早享受到先进的智能优化技术,智能制造的未来道路有哪些规划?
采访内容:
Q1.您所理解的供给侧改革是什么?
A:一方面是去产能,把低价值的这种产能去掉,另一方面供给侧企业自己的创新、产品管理,方方面面的升级,内容应该是非常广泛的。它和西方的智能工业4.0还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的更加广泛。
Q2:我们现在之所以要提供给侧改革,是因为传统制造行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足以达到市场需求。是这样吗?我们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A: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我们国家制造业的很多产品、产业,产能在很多方面都已经达到全世界第一。比如冶金行业,连续十五、六年在全世界,,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产能已经过剩。另一方面,用户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端,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传统制造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因此需要产业升级,主要靠智能生产智能制造完成。
Q:靠技术能完全满足这种需求吗?
A:应该是不能够的。智能生产智能制造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硬件升级,使用智能机器和智能系统,另一方面还需要人的智慧、理念的升级,要实现人机合一。要求管理者首先有新工业的这种思维,要求我们的操作人员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懂一些简单的操作,需要他对整个生产装置,整个生产企业的工艺、设备、测控仪表方方面面融合到一起都要有全面的了解。
Q:所以智能生产智能制造不是一语双关,而是一语多关。
A:是的。智能制造这种大型软件系统,其实是一大群特别有经验的操作专家、管理专家、工程技术专家、设计专家,通过数学模型,通过大数据,整合在一起,代替人类操纵生产线。可以获得更好的效益。
Q:你觉得我们现在的制造企业,和国外相比是不是一样的?
A:差别太大了。在中国硬件升级更容易,人的思维的升级,新工业思维,领导与员工的改变,需要漫长的过程。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各个阶段的都有,我们在用智能生产帮助企业升级的过程中,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些企业认为装了监控就是实现生产信息化了,加了打印机就是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加了仪表就实现生产自动化了,这是领导意识不到位。这是一个需要慢慢改变的过程。尤其在离散制造业,我们跟西方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像汽车制造业,如宝马、奔驰,几十秒就能够在生产线上生产一辆汽车,一条生产线能够生产若干种车型。这是因为应用了强大的智能制造软件和智能优化软件。
Q:人的思维的转变是目前,的障碍?
A:应该是的。从国家层面,十二五、十三五都把智能生产智能制造作为行业发展的,方向,并加以政策的支持,我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行业与企业的努力,这种进步过程一定会比西方短得多。
Q:智能制造和智能优化是什么概念?
A:智能,主要是人工的智能,把人的智慧的一些思考、判断、决策,转变到机器身上去,将大量的专家的思维、经验变成数学模型,放到机器中,就变成智能机器了。优化是更加智慧的逻辑与算法的综合,是寻找整个工厂、装置的最佳运行点,自动寻找装置的最佳运行点,产能是否达标,产品质量是否合格,能耗是否,。
Q:我们能够接受这种成本吗?
A:德国汽车业之所以这么发达,是因为进行了上百年历史的研究与投入。我们国家的研究充其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在石油化工等行业开始。主要从国外引进,引进一套设备动辄上百万、上千万。但国家引进智能制造技术的决策是对的。我们研究了十几年的软件,目前完全能够与日本新日铁的技术匹敌,但成本是国外的几十分之一,所以很快在国内推广起来了。但国内的研发有很多国外企业不能比的优势,中国有西方国家没法比的国情。一些是有利的,一些是不利的。比如现场条件太差就不利。
Q:所以说我们的智能化系统研究是比较务实的。
A:嗯。目前我们研发的投入产出比是非常明显的,如冶金行业的智能生产智能制造软件投资回收期大概半年。
Q:那这行的门槛并不高?
A:门槛很高。但研发完后,到了推广阶段,核心技术突破后,就可以很快将它应用到不同的装置、不同的行业,就感觉门槛很低了。
Q:研发起步的门槛高,但是软件的适应性强,其他行业使用起来,门槛就降低了。那目前我们的服务商,研发团队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A:我们目前核心的技术,不管硬件还是软件都到了大批量推广阶段,已经可以向两高一低(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推广。我们国家的制造业主要是靠低效益的常规制造化,一般利润才几个点。很多企业一年的应收三、四千个亿,但利润也就几十个亿,效益非常低。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的红利都消失了,环境压力严重,产品没有特色,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只有靠内部升级,将自己的生产、产品质量提高到一个高水平,满足客户需求,将产品能耗降到,,企业才能提高利润,生存下来,竞争力也达到,。
Q:研发的成本很高,是不是很多企业都不自主研发,委托像您这样的专门研发软件的企业来做?
A:没错,研发的成本高,而且需要研发人才能够非常有韧性,不能急功近利,因为这是一个跨界、跨领域的边缘技术。
Q: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对软件开发企业来说,要求提高了,要求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目前那发展的现状。你有过制造业的工作经验吗?
A:我曾经在中国,的氯碱化工企业工作过十多年。我们对生产过程的研究必须达到很深的了解程度。对工艺、设备、测控仪表等有全面的了解后,才能形成一个能够代替人力的操作系统。
Q:和企业沟通合作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障碍?
A:以前有。主要是,思维的障碍。以前规模化生产时,有规模就会有效益,企业领导对面向企业管理、生产过程精细化操作的以及自动化操作的,根本不放在心上。现在不同了,随着产能过剩,国家对环保治理的趋严,迫使部分企业必须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Q:所以对这部分企业来说,压力更多来自政府而不是市场?
A:政府是一方面,但市场的压力也是存在的。市场已经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制造成本如果太高,总会被制造成本更低、质量更好的产品比下去。所以企业只能提高生产效率。
Q:那么您认为在实现智能生产的过程中政府可以有什么作为?
A:政府可以做的太多了,比如对制造业的重新定位,对制造业各种政策的支持。如果一个国家的制造业不强的话,难说真正强大。咱们现在制造业很多企业都是胖大,而不是庞大,智能生产智能制造主要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智能产业,我们非常有信心。
Q:为了让更多企业享受智能优化技术,让企业生产效率得到大踏步提高,有哪些建议给政府、企业和研发机构?
A:对政府,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研发支持力度。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企业是中小微的民营企业,很多的创新其实就在这些民营企业。对企业,一方面是外部环境迫使它做出了改变,企业管理者以新工业思维重新定位,重新给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对同行的科研机构,大家加强合作。单靠某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很难做成国外的成就,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
Q:真正引领产业升级换代成功还是需要大家的参与,每个人都出一份力,每个人都降低智能换代的门槛,更多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目前有哪些规划?
A:我们目前所做的研发,针对装置企业的大型软件已经开始大批推广,马上又要给,的民营企业进行大信息化系统组建,但是,到下个阶段,就是若干个主干企业整合到一起,也就是西方已经完成的,这就不是和隆优化一家能够做到的事情了,而需要发挥集群效果,这需要政府、大专院校、企业,群策群力,一起攻关,达到每个行业都优良发展。该去产能的产能一定要去,低价值高污染高耗能的该关闭的关闭,那么生态就会越来越好,我们国家到那时候也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制造业的强国。
主持人结语:智能制造,一方面代表技术的智慧,一方面代表人的思维的智慧和人的管理的智慧。可能后者才是更重要的,人的智慧才是真正的中国智造的指标。
反思:通过对于现军先生的采访,我们看到,作为一个企业家,要具备行业思维。很多事业,不是一家独大就能做到的,尤其是智能制造行业,需要整个行业的合作,国家的支持,大专院校等研究机构的努力,只有大家一起群策群力,一起攻关,才能成功实现各产业的智能升级,实现每一个行业的优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