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社会资讯>正文

“艺术扶贫”进高墙:铁窗成压腿栏杆 迷途少年也有舞蹈梦

时间:2016-10-22 11:14:13    来源: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点击进入下一页

  未成年犯学习拉二胡。 王东明 摄

点击进入下一页

  未成年犯舞蹈训练。 王东明 摄

  中新网福州10月22日电 (林春茵)对于28岁的未成年服刑犯小苏来说,每个月的星期四是他在高墙内最为期待的日子,他和福建省艺术馆的老师在这天有个舞蹈之约。

  小苏是个重刑犯,刚收监时他才十来岁,一时陷入自弃的绝望。生机出现在两年前,福建省艺术馆进入福建省未成年管教所开展“艺术扶贫”工程,小苏的舞蹈编导能力被发现。

  “我感到被尊重,被需要,被肯定。”小苏说。

  在福建,以“关注农村、关注教育、关注贫困”为主旨的“艺术扶贫”工程已经走过了12年,受益学生近百万人次。近年来,“艺术扶贫”走进高墙内,为迷途的孩子带来“春天”。

  近日,中新网记者一行走进福建省未成年管教所实地探访,只听乐声阵阵,木笛悠扬,飘出高墙。《蓝蓝的天蓝蓝的夜》的悠扬歌声从弘德楼阶梯教室传来,若不是看到一色囚服,难以想象这群正弹唱钢琴练习合唱的孩子是服刑人员。

  在布置温馨的心理咨询室,十来位囚服孩子跟着艺术馆老师咿呀呀拉着二胡,神情陶醉。舞蹈教室里,孩子们暂时脱下黑色大棉鞋,换上练功鞋,跟着老师练习街舞地板动作,动作里带着种拼劲。

  “他们特别珍惜这个机会。”福建省艺术馆舞蹈老师詹红丹在教学间隙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说,这些孩子不乏能力特别突出的,音乐和艺术让他们变得自信起来,“我告诉他们,你们只是犯的错比别人重,但人生还长,我们还有机会改正。”

  “只要站在舞台上,你们就要把自己当作王子,父母爱你们,观众爱你们,世界都爱你们。”詹红丹对着训练中的孩子们如是说。

  小苏告诉记者,收监之后,家人长期没有来探监,在狱警联系下,他终于见到养父。悔恨之情无以复加,他编导了一个舞蹈《时间去哪了》,“时间在这里过得特别慢,但当我们手抓着窗台的铁栏杆做练习动作时,关住自由的铁窗也变得有意义,时间变得特别快。”

  ,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茶亭十番音乐的省级传承人李华政,是最早走进该管教所的老师,他期待这群歧途孩子不仅能提高修养,还能掌握未来谋生的一技之长。

  今年6月,福建省艺术馆在该管教所挂牌“艺术扶贫基地”,带来合唱、舞蹈、树叶吹奏、二胡、剪纸等全面系统课程。

  “过去管教很难,但现在,艺术为管教这群走错路的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柔性力量。”从警20余年的福建省未成年管教所副所长黄永华说,“他们心里有了寄托,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提升。”

  “福建艺术扶贫工程”实施12年来硕果累累。截至2015年底,福建全省共有88个文化馆600多名专业人员及1000多名志愿者参与,为220所偏远山区小学免费定期进行艺术教育,受益学生近百万人次。(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