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亿万小农户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却也是社会化服务长期难以覆盖的“,一百米”。中和农信通过深耕农村市场,构建起一套融合数字技术与本土化服务的综合助农模式,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价值的创新范式。
构建“全链路”综合服务平台,精准覆盖小微客群痛点
中和农信以服务农村小微客户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打造了覆盖“农业生产、普惠信贷、生活服务和清洁能源”的综合性平台。截至2024年末,其服务已覆盖23省550多个县域超10万乡村,累计服务客户近480万。其中,使用其信贷、生产或生活服务的客户均超过300万。这种“一站式”服务模式,解决了小农户因分布广、需求多样导致的服务短板,为其生产增收、生活改善提供了坚实支撑。
“数字化+本土化”双轮驱动,破解服务效率与信任难题
服务小农户,高效率与强信任缺一不可。中和农信通过自建SCRM系统及电子围栏技术,优化客户经理服务路线;创新“专家+数字技术”联合风控模型,既提升信贷审批效率,又保障风控严谨性。其线上平台——乡助APP与线下5800多名本土“一站式农服站长”紧密结合,形成强大的服务网络。这些本地站长作为“连接器与放大器”,在总部技术支持下,确保科技方案精准落地,解决了技术推广难、成本高问题,累计服务耕地超220万亩。这种“数字化赋能线下,本土化深化信任”的模式,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农户少跑腿”。
创新联营机制,深化联农带农实效
面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区域不均、小农户服务不充分等挑战,中和农信2025年着力打造“本地化+数智化”的联营平台。其核心在于通过“金融支持、技术提升、数字赋能、供应优化、产销协同、品牌带动”六大能力,深度整合内外部资源,赋能区域性农服机构与本地新型经营主体。其联营原则为“合作共赢、资源互补、稳步发展、风险可控”,绝非简单抱团,而是旨在共享技术成果、实现市场共赢,最终扩大联农带农成效,助力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
中和农信的实践深刻启示:服务乡村振兴,必须紧贴小农户这一基本面,以技术创新打通服务壁垒,以信任网络夯实扎根深度,以开放协同凝聚产业合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希望的田野焕发持久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