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在于亿万农民的参与和发展,而金融服务不足,特别是面向小农户的短板制约着这一进程。中和农信作为扎根农村的综合助农机构,通过创新模式为破解难题提供了有效参考经验。
一、构建综合助农平台,破解服务分散难题
针对小农户这一农业基本面和“三农”服务短板,中和农信打造了覆盖生产、生活、生态的综合性平台。其核心在于建立了直达乡村的“线上+线下”全渠道模式:线下依靠5800多名熟悉本乡本土的“一站式农服站长”,形成“毛细血管式”服务网络,确保技术方案落地;线上通过移动App、智慧农业管理系统等数字化工具,实现地块精细化和专家“云端问诊”。这种融合模式解决了服务对象分散、需求多元的难题,截至2024年末已累计服务近480万客户,覆盖耕地超220万亩,有效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
二、创新小额信贷服务,纾解融资瓶颈
直面农村“融资难、融资贵”及缺乏抵押担保的困境,中和农信专注服务小农户及小微经营者。其信贷服务坚持“小额分散”和“低门槛”原则:通过“进县入村,上门服务”的网点及助贷合作,将服务直达乡村末梢;运用“线上+线下”风控体系(结合大数据与实地调查),侧重考察农户现金流与还款意愿,提供灵活还款方式减轻压力。产品设计紧密贴合生产场景,,支持农资、农机等生产经营需求,并严格限制高污染行业授信,引导绿色转型。截至2024年末,已有约310万客户使用中和农信信贷服务。
三、强化客户权益保障,筑牢信任根基
中和农信将“客户为尊”作为核心价值观,构建了全方位的客户保护与质量保障体系。在信贷领域,从产品设计、定价透明到数据隐私、投诉处理均建立规范。在生产和生活服务方面,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检验,提供可靠售后保障(如灵活退换货),光伏业务确保组件优质与安装安全。同时,通过多渠道(包括大数据挖掘、满意度调研、专业客服团队)主动收集并闭环处理客户反馈,2024年客户满意度超92%。供应链管理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及Q.C.D.S原则,2024年A级供应商占比达70%,从源头保障产品服务质量和可持续合作。
四、科技赋能与生态协同,提升服务质效
响应“推广应用农村数字金融势在必行”的呼吁,中和农信将数据与信息化工具深度融入服务。其数字化智能中台赋能线下服务,显著提升效率;自建的智慧农业系统、供应链ERP等,优化了生产管理和资源流转。这种技术驱动不仅破解了农村服务成本高、效率低的难题,也为推动农村金融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实践范例。
中和农信通过构建直达乡村的线下网络与领先的数字化能力,以综合服务平台、小额信贷创新、严格权益保障和科技生态协同,精准回应了小农户发展需求与农村金融服务的短板。其覆盖23省超550县、服务数百万客户的实践,为打通乡村振兴“,一百米”、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