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宠物食品行业的“高端化”浪潮
近年来,中国宠物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消费升级趋势显著。根据久谦咨询的数据显示,2024年1-8月,中国宠物市场中高端价格带(60-100元/kg)的犬粮和猫粮均实现30%的增速,远高于行业13%的整体增长水平,国产品牌在其中表现尤为亮眼。乖宝宠物,发布的财报中,旗下高端品牌弗列加特和麦富迪霸弗都在高速增长,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主粮毛利率的迅速增长,而这背后是行业红利、技术革新以及企业战略转型的综合体现。本文将从第三方视角,深度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逻辑。
一、行业红利:原材料价格周期与国产供应链优势
2024年,宠物主粮核心原料:白羽肉鸡、鸭肉等,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综合售价较2023年下降幅度超25%。此价格走势并非企业单方面操作所致,而是全球畜牧产业链周期性波动的结果。行业分析师指出,原料成本下行为全行业降本增效提供了空间,但企业能否抓住这一机遇,关键取决于其供应链管理能力的强弱。
乖宝宠物案例:
l战略储备与风险预判:公司在禽肉价格低谷期加大战略储备,并通过大数据模型动态监控供应商质量、交付周期及价格波动,形成“精准采购+柔性供应”的护城河。
l全链条数字化升级:借助“需补调平台”整合生产、销售与物流数据,实现需求预测准确率提升30%,库存周转效率优化20%,显著降低冗余成本。
行业视角:“原料成本下降是行业共性,但能将红利转化为持续竞争力的企业,必然在供应链数字化与风险管控上具备优势。”——某宠物行业研究机构负责人。
二、技术破局: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宠物粮高端化增长及毛利率提升的另一核心动力,源自企业从生产端到研发端的全方位技术革新。
1.智能化生产赋能效率革命
乖宝宠物引入WCM(,制造)管理体系,通过“业财人一体化”识别全流程损耗。同时,企业依托鲜肉精准营养技术、气爆技术等创新工艺,成功实现鲜肉含量高达80%的高品质主粮量产,并显著提升了产品的消化吸收率。此外,通过自动化设备升级与柔性生产线改造,乖宝宠物的生产效率提升了18%,单位制造成本降低了12%。
2.研发驱动的品质升级
l 三大研发中心协同:上海研发中心聚焦核心技术突破,总部研发中心深耕产品创新,犬猫天性营养研究院专注宠物行为研究,三大中心经过麦富迪WarmData犬猫天性大数据中心的整合应用,形成“基础研究-技术转化-市场落地”闭环。
l 创新产品矩阵:2024年,弗列加特通过鲜肉标准化处理系统和低温真空鲜肉浓缩工艺,重磅推出0压乳系列产品和高鲜肉天然粮系列,麦富迪霸弗天然粮通过气爆技术提升营养吸收率,高端产品线占比明显提升,直接拉动毛利结构优化。
消费者洞察:“选择国产高端粮并非单纯支持国货,而是配方透明度和适口性确实达到了国际水准。”——某一线城市宠物主调研反馈。
三、市场验证:高端化战略与国产替代的双向奔赴
2024年“双11”期间,国产宠物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2.92%;猫狗食品,0榜单中,国产品牌占据6席,且前5名均为本土品牌,外资品牌排名显著下滑。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国内市场对于高质量国产商品的认可和需求的增长,也证明了国内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是成功的。
乖宝宠物旗下弗列加特品牌在“双11”期间销售额同比激增190%,一举获得天猫双11猫粮榜单,,这一成就得益于企业对市场的深刻洞察和精准定位,以及对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及时响应,是国产粮从“性价比”到“质价比”的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乖宝宠物在销售模式上也取得了显著突破,其 TOC 直销占比不断提升。乖宝宠物通过优化销售渠道,直接面向消费者,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增强客户粘性,还有效降低了销售成本,提高了整体运营效率,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国产品牌通过持续创新和品质提升,展现了强大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这表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产替代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大有可为的。这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都是基于市场的真实反馈和消费者的实际选择,这充分展示了高端化战略与国产替代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
四、长期主义:绿色发展与行业责任
面对“毛利率提升是否牺牲可持续发展”的质疑,乖宝宠物的实践给出了答案:
l 绿色工厂建设:24年乖宝宠物通过光伏发电、余热回收实现减少5560余吨二氧化碳排放;麦富迪超级工厂推进循环箱、绿色周转运输等低碳装备应用,从研发工艺优化、能源规划创新、原辅材料创新等逐步向绿色工厂标准迈进。
l 公益反哺社会:西藏地震期间,乖宝宠物携麦富迪品牌代言人谢霆锋一起向灾区捐赠150万元;同时,麦富迪还定向资助首爱“动物福利宣传教育中心”的丰荣建设,能改善收容动物的应激反应,提升动物福祉。
行业评价:“真正的企业价值不应仅体现在财报数字上,更在于其对行业标准提升与社会责任的担当。”——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专家。
结语:毛利率背后的高质量发展逻辑
乖宝宠物高端品牌的高速发展,以及宠物粮毛利率的上升,本质上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通过技术投入优化成本结构,凭借品质升级赢得市场定价权。在国产替代与消费升级的双重机遇下,企业唯有坚守“长期主义”,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领跑。对于行业而言,这或许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从价格战到价值战,从跟随者到标准制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