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社会资讯>正文

意大利烹饪教育项目再度成功落地扬州大学

时间:2023-04-20 14:30:04    来源:厂商内容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4月15日,由意大利驻沪总领馆与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上海代表处携手举办的"意大利烹饪教育项目"暨意大利烹饪教育工坊在扬州大学圆满落幕。当天,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Augusto Di Giacinto迪嘉庆先生、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商务领事Alessandra Palumbo艾珊女士、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上海代表处副代表Cinzia Sarli秦佳女士带领的代表团,扬州大学副校长蒋乃华、旅游烹饪学院党委书记解小青、旅游烹饪学院党委副书记周莹以及青年教师和学生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动。

  扬州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综合性大学,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此次意大利烹饪教育项目再度成功落地扬州大学,也使其成为中国,一所两次与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合作开展意大利烹饪教育项目的高校。

  工作坊活动开始前,双方在友好的氛围下举办了双边会议,扬州大学副校长蒋乃华代表校方对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和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的贵宾莅临表达了热烈的欢迎。扬州大学副校长蒋乃华表示:今年,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再度与我校旅游烹饪学院合作,落地"意大利烹饪教育项目",希望双方接下来在多领域、多途径探索更多方面合作的可能性,为进一步推动双方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奠定扎实的基础。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商务领事艾珊也表示:意大利烹饪教育项目旨在推广意大利优秀的美食文化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让在座的师生成为意大利在中国的美食大使。扬州历史文化悠久,这座城市对意大利同样意义非凡,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曾长期在扬州居住。因此,扬州也是中意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意大利烹饪教育项目再次落地扬州大学,意义尤为重大。

  随后,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上海代表处携手扬州大学进行了别开生面的剪彩仪式。

  之后,双方举行了签约仪式。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迪嘉庆在发言中表示:中意两国美食文化交流、联系渊远流长。在地区美食的多样性、食材的高品质和对美食的热情方面,两国美食文化高度一致。希望今天的工作坊能够推动中意美食文化融合碰撞出新的火花。

  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上海代表处副代表秦佳同样肯定了意大利烹饪教育项目第二次在扬州大学落地的新进展、新成果,并进一步详细介绍了意大利烹饪教育工坊当日的活动安排。

  随后,意大利美食文化讲坛和品鉴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活动相继进行。由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邀请的专业意大利美食讲师,进行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课程讲解。除了深入发现意大利料理文化的历史,还多维度认识从北到南的饮食多样性。此前,这些参加活动的学生已经顺利参加了由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携手意大利,烹饪教育学院尔玛 ALMA,一起为中国院校学生特别制作的关于专业意大利烹饪的教学视频——意大利烹饪教育视频(大师课程),并在考核中获得由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认证的证书。

  为了让学生从源头上了解意大利的美食和健康生活方式,讲师对意大利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进行了详细解读。,,为力求让学生深刻了解意大利食材的特点,还安排了对特级初榨橄榄油、摩德纳香醋、帕马森雷加诺奶酪和水牛马苏里拉奶酪等意大利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品鉴、互动和多重感官体验环节活动。

  下午进行的食谱演示和学生实操环节,是工作坊的重要亮点。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特邀了意大利主厨 Fabio Camilloni,现场为学生展示并传授意大利料理的烹饪艺术。首先,主厨从大师班视频课程中挑选了,代表性的意式料理食谱,如奶酪馄饨(Ravioli)、传统肉丸(Mondeghili)、炸披萨(Pizza Fritta)、西西里煎饼卷(Cannoli),近距离为学生诠释意大利风土和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特质,以及意式烹饪的原理和过程。随后,学生们在主厨Fabio 和其助手的指导下轮流上手实践意大利传统经典食谱。完成工作坊后,学生们均获得了由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授予的证书。

  此次,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上海代表处与扬州大学携手合作,目的是促进中意两国烹饪教育文化的深层次互动,为中国院校学生打下坚实的意大利专业烹饪理论与实践基础。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将持续探索意大利烹饪教育项目在中国推广的可行性,努力将其打造成以文化教育交流为背景,以美食烹饪传承为纽带的深度合作,夯实意中两国人民在文化和美食上的连接与热爱。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