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黑豆酱油等调味品时,你可曾知道,其实国人对于酱料的使用历史悠久。古人在春秋时期就发明了各式的酱料。例如兔醢是兔肉制成的酱,卵酱是鱼籽做的酱。孔子说“不得其酱,不食”的意思是,如果食物没有与之相匹配的酱料,那就不吃。
《礼记·内则》记载了许多古人用酱料理的饮食习惯。烧鱼要搭配卵酱,捣碎加以姜桂的干肉要搭配蚳醢,肉羹要搭配兔醢。拿芥酱举例,芥酱是芥菜籽做成的酱,是现在的芥末酱的祖先,古人吃鱼生就蘸它。《礼记·曲礼上》中注:“若见芥酱,必知献鱼脍之属也”。
到了汉代,酱的意思才是面酱和豆酱,早期丰富的酱类品种奠定了之后中餐丰富的味型。酱油一词,也最早出现于南宋两本著作中:《山家清供》记载用酱油、芝麻油炒春荀、鱼、虾;《吴氏中馈录》记载用酒、酱油、芝麻油清蒸螃蟹。宋朝人将加工酱和豉得到的各种酱汁,称为酱油。
一开始,人们利用自然界存在的菌种,用诸如竹叶等植物叶片覆盖在煮好的豆子上,放在阴凉通风的房间内,在曲霉菌、乳酸菌和酵母菌共同作用下发酵。在酿造过程中,这些原料会发生美拉德化学反应,使得葡萄糖和其他糖与氨基酸结合,形成类黑素物质,正是这些分子构造出了酱油独特的色香味。南宋时期的酱油,酿造时长能达到9个月之久。
随着酱油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植物作为原料降低了制作的成本,酿造酱油越来越常见。酱油的提取也开始称为“抽”,并逐渐有了老抽和生抽酱油之分。其中,在日光下复晒使之增色、酱味变浓者,称“老抽”。
酱汁,被美食作家哈罗德·麦吉称为“欲望之精华”,在宋代《清异录》中被描述为“八珍之主人”,是古人,料理所催生的产物之一。,料理,顾名思义,是古代厨师为,烹饪的食物。这样的饮食,往往工序更复杂,配餐更讲究。讲究礼仪的上层人士,才会有“不得其酱,不食”的观点。到今天,现代工艺的帮助,我们可以批量生产酿造这传世的美味发酵产物,比如益海嘉里金龙鱼旗下的丸庄品牌,以丰富的产品类别让“家家皆可得其酱”。
丸庄酱油创立于1909年,是中国台湾家喻户晓的“黑豆酱油世家”,也是为数不多完整传承黑豆、黄豆两种酱油酿造秘方及工艺的百年老字号。如今,它与国内大型粮油集团益海嘉里实力牵手,共同投资成立丸庄金龙鱼(泰州)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整合了双方在原料、技术、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可年产20万吨优质酱油,包括中高端黑豆酱油及黄豆酱油。2019年正式投产,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仔细一想,丸庄黑豆酱油历经四代技术更新,慢酿至少180天,使用高盐稀态工艺,规模化生产,想想看,百年前的,产物出现在你的餐桌,是不是很神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