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精调味料里有没有鸡?"针对消费者的这一日常困惑,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致力于通过鲜味科学的普及,运用科学原理为广大消费者诠释鲜味奥秘,积极引导大众对鲜味的正确认知。
首先,从鸡精的产品定义来看,2004年,我国正式出台的第一个复合调味料SB/T10371《鸡精调味料》行业标准中规定:鸡精调味料以味精、食用盐、鸡肉/鸡骨的粉末或其浓缩提取物、呈味核苷酸二钠及其它辅料为原料。因此,按照行业标准,鸡精内必须含有鸡的成分,才能称之为"鸡精"。
依据市场产品包装信息收集情况,绝大多数鸡精(约95%)执行该标准。而主要区别在于添加鸡肉、鸡骨,还是鸡的加工品。由于生鲜原料价格、质量控制要求和工艺难度等因素影响,市场上大多数鸡精产品使用鸡的加工制品,如鸡肉粉、鸡骨粉、鸡肉抽提物等原料。消费者可通过包装上的配料信息进行区分。
其次,从调味料产品命名的原则来看,按国家食品安全强制标准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内容:产品名称应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鸡精产品的命名依据来自于SB/T10371《鸡精调味料》行业标准,通常由"鸡精"+"调味料"组成,其中"调味料"三个字代表其属性是具有增香和提鲜作用的食品辅助性产品,而不是农副肉制产品、不是营养品,更不是保健品。
鸡精的这种产品属性决定了其摄入量具有自限性,不能一次食用一整包鸡精,否则就失去了饮食来带的愉悦感和现实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希望消费者正确认识各类食品的本质,引导消费者从市场规律出发,理性看待食品的价格和价值,不要执着于从"鸡精调味料"中买到"鸡"的期许,也不必再纠结于"鸡精里面有没有鸡?"等问题。
作为鸡精调味料领域的知名品牌之一,太太乐自成立之初起,一直走在鲜味科学的研究和推广前沿,长期致力于"让十三亿人尝到更鲜美的滋味"。
自我国调味品行业发展之初,太太乐就扮演了相对重要的角色。2004年,太太乐牵头起草的第一个复合调味料SB/T10371《鸡精调味料》行业标准正式实施,推动了整个中国新型鲜味工业体系的规范化、标准化,为我国调味品行业的快速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太太乐潜心编撰了40万字的《鲜味科学与鸡精调味料工艺概论》,系统介绍了鲜味科学及其工业化发展之路,并连续三年举办全国鲜味科学知识竞赛,力图让更多的人去熟悉鲜、了解鲜,正确认识鲜味产品。
从2007年起,太太乐打造了工业旅游线路"鲜味之旅",并构建了透明生产车间、半开放式实验室,邀请前来参观的游客亲眼见证鸡精等产品的生产过程。2018年,"鲜味之旅"升级改造,建立起全方位的体验互动式参观,通过全新的视角让消费者对调味品行业有更深的认识。
作为深耕鲜味科学领域的倡导者,太太乐始终不忘初心,走在传播和普及鲜味科学的道路上。未来,太太乐凭借三十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创新,将继续不断为消费者带来健康又美味的新一代调味品,以推动行业进步为己任,促进鲜味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