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3日至8月31日,第三届亚洲数字艺术展在位于华熙LIVE五棵松广场的北京时代美术馆举行。本次展会由,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教师陈抱阳倾力打造,也是北京时代美术馆本年度推出的第四个以沉浸式体验、交互为主的艺术跨界展,将在暑期档为新生态群体带来艺术盛宴。
据悉,此次“2021亚洲数字艺术展”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类的机器人艺术、加密艺术等方向,采用特邀作品加全球征集模式,且在征集作品中设立了四个大奖。陈抱阳介绍说,“此次艺术展采取的全球征集模式,使得展览的视野更为广阔,尤其是更年轻艺术家的参与,因此也希望将关注点放到青少年层面,将美育的概念引入数字艺术之中”。
“2021亚洲数字艺术展”奖项包含艺术奖、科技奖、U19奖(19岁以下),以及“亚洲数字艺术大奖”。其中,沈京京作品《奇点》获“亚洲数字艺术大奖”,该作品是一个结合了三维扫描、虚拟现实和沉浸式声音设计等技术的沉浸式体验作品。灵感来源于艺术家身处于加速数字化世界的个人体验。艺术家通过设计一个去中心化的秩序,创造一个被遗弃和被遗忘的世界,邀请观众重新思考有机生命体与无机智能之间的关系。
《奇点》
由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娱乐创意研究实验室(CEL)多学科人工现实工作室(MARS)团队创作的《幻境时空》获“科技奖”,该作品采用自主研发的实时无标定点动作捕捉技术,相较传统的穿戴动作捕捉服,只需3台移动设备(iPad或手机),就可在任意地点实时在线驱动虚拟形象。区别于传统现场演出,它打破时间与空间、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带领观众探索虚拟演出的新型内容形态与观赏关系。
《幻境时空》
年仅11岁的少年艺术家张子瞻的作品《火星撞地球》获“U19奖”。故事背景来自火星撞地球过程中火星人和地球人的大战,导致宇宙时空之门被重启,灵感来源于科幻世界。通过脚本描写与绘制,声音拟音与声音录制最终剪辑成声音片段,选择用激光与喇叭震动产生的震荡画面,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紧张的战况现场。
《火星撞地球》
近年来,“数字与艺术”的融合正在成为社会的新话题、新潮流,同时催生了新的产业业态,成为人们生活体验的新领域、新方式。在亚洲,尤其是东亚的中国,数字化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达到了新的高度,渗透在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到个体的衣食住行的每一个角落。从快递小哥到网瘾老人,人们越来越深地与算法共生。邱志杰表示:“数字艺术已经不再是一种先锋尝试,正逐渐成为很多人的日常思考方式,乃至体验这个新世界的基本方式。”
两年来,人类与新冠疫情的大流行抗争,不断利用数字技术保持着高密度的沟通和协商,也用数字艺术搭建着心灵共处的安全屋。数字艺术也成了这两年来世界各地发生的最多的艺术品类。“亚洲数字艺术展”不断深化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以,视觉冲击的数字艺术作品带给观众脑洞大开的科幻想象。而眼下,“2021亚洲数字艺术展”正在华熙LIVE·五棵松时代美术馆精彩上演,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超60位数字艺术领域艺术家们,携手为京城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