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名老师,是李老师思考良久的一件事情。最开始,当老师只是她在思考职业发展时在心里埋下的一颗种子。这棵种子是怎么发芽长大的?还得从那件小事说起。
那一年,她正在努力学习准备考大学,而自己刚上初三的弟弟却有了想辍学的念头。作为他们的父亲,对于这件事情既没有反对也没有赞成。只是当着全家人的面,父亲对她弟弟说了一句:“坚持把初三上完,中考结束后,如果还是不想上,那就不用再上学了。”后来,参加完中考的弟弟考上了高中,但他再也没有提过辍学的事情,反而对于上学这件事情产生了,的高涨热情。这件事情对李老师的触动不可谓不大,亲眼见证了爸爸的一句话对于弟弟造成的影响。在那一瞬间,她感觉到自己心中想当老师的那颗种子,发芽了。
后来,她通过校招了解到猿辅导,在大四实习时果断选择加入其中,成为了一名班主任老师。刚进入工作岗位时,李老师感受到了工作和上学的差距,也认识到当老师的不易。
“不能让别人对自己失望”一直是李老师工作时的压力所在,但这种压力同时也是一种动力,激励着她不断向前。刚带班时,李老师带的是初三毕业班,兼顾6个班级。实验班的孩子经常会找到李老师问一些,题,每当遇到这些题目时,她发现自己经常会被这些题“难”住。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地答疑服务,李老师找到了八个省市的中考真题卷专攻,题。如果碰到题目比较难又比较典型时,李老师还会将题目拿到课堂上讲,并和学生说:“诶,最近老师遇到了一道超级难的题,肯定没几个人能做出来。”这种“激将法”对孩子们非常管用,会在课后向她索要题目,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在李老师看来,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其实不是教与学,而是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工作的这几年里,李老师也带过了许多学生。她记忆最深刻的那个学生,是一直主动跟着她学习的一个孩子。刚来小猿学习时,满分120分的数学卷子,孩子只能考70多分,并且对于数学也没有多大兴趣。为了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李老师不断鼓励孩子学习,针对孩子的薄弱知识点,她还会给孩子单独出题,给孩子分析题目丢分点。正是李老师的不放弃,这位孩子最终考到了105分。李老师说道:“作为老师来说,看到孩子能有学有所获,真的是一件超级开心的事情。”
孩子是否继续跟着她在小猿学习,李老师从来不是被动的去接受家长和学生的选择,而是有着自己的一套判断标准。如果课程对于孩子很有帮助,家长却选择不再继续在小猿学习时,她会尽力去争取让孩子继续跟着她学习。遇到极个别自律性较差,成绩不增反降的孩子,李老师会主动与孩子沟通,并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帮助孩子更高效地学习。
从实习到签订正式合同,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学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专业老师,这其中,流淌的是时间,增长的却是能力。如今,她曾放在心中的那颗种子,早已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