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社会资讯>正文

芦笋之都导入功能农业-农业大健康·李喜贵:芦笋谋定金衣

时间:2020-12-24 11:25:09    来源:厂商内容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哲商对话 万权采编:"品种是基础,在种植环节推广机械化、标准化种植是关键。"广州市微量元素科学研究院院长、中科微量元素(国际)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喜贵表示:芦笋作为健康蔬菜的典型代表,品质最重要。导入功能性,强化农业大健康,按农业3.0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同时,曹县着力推广芦笋标准化生产,生产绿色优质芦笋,呵护曹县芦笋品牌。


云图片


云图片


云图片


云图片


云图片


2020年9月7日,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住万祥军和李喜贵,广州中海外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姜百花一行,在菏泽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顾问、菏泽市发改委原副主任朱志征,菏泽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菏泽农投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辽的陪同下来到了曹州考察芦笋产业,并走进了巨鑫源集团公司进行调研。

目前,曹州芦笋在国外市场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届中国(曹县)国际芦笋节举办后,海内外客商已达160余家、500多人次,可以说,曹县芦笋的当年价格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全球芦笋的‘身价’。曹县是我国优质芦笋主产地和加工出口基地。2007~2010年,成功举办四届中国(曹县)国际芦笋节,芦笋产业化发展加快。″万祥军在调研考察座谈会上表示:曹县芦笋在全国率先脱掉“洋嫁衣”,成为在国际市场树立自主品牌的先行者,打破国际进口商的垄断,将产品直接打入销售终端。

脱掉“洋嫁衣”树立自主品牌

谋定研究:对话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李喜贵说:“芦笋作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的美誉。芦笋是一种高档营养保健蔬菜,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价高货缺。”他表示,我国是世界上,的芦笋种植、加工和出口基地,目前全国芦笋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年产量80多万吨。种植芦笋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致富之路,芦笋生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曹州龙头企业巨鑫源集团公司在西班牙设立办事外,通过股本置换控股西班牙艾雅贵公司,使产品进入家乐福超市,直接分享销售环节30%的利润,远超过加工环节的利润。该集团公司通过与加拿大西华公司股本置换,已拿到进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敲门砖”。2009年初,该集团公司在澳大利亚成功上市,使芦笋产业由品牌、资本、人才和研发的国际化,向市场国际化迈进,为品牌立足国际市场、实现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云图片


云图片


云图片


云图片


云图片


云图片


云图片


产业化经营撬动数百亿产值

曹县芦笋,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曹县芦笋”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区域范围为南至黄河故道、北临成武县,苏集、青堌集、闫店楼、朱洪庙、砖庙五个乡镇,地理座标区域面积1860平方千米。

调研考察中,万祥军说:"近年来,曹县向现代科技要配方,县政府成立芦笋产业领导小组,安排专项资金,在土地、税收、资源配置上实行倾斜,为国内外客商来曹县从事芦笋加工打了一针兴奋剂,芦笋加工龙头企业风生水起,芦笋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曹县芦笋种植面占全国芦笋种植面积的六分之一。芦笋主要品种有Uc800、Uc157、芦笋王子、,、硕丰等。其优质芦笋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已获得国家绿色认证,2003年12月8日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命名为“中国芦笋之乡”。

“菏泽巨鑫源食品集团公司在曹县苏集镇建立了高标准的芦笋加工企业,带动农民种植芦笋4万多亩,全镇3万多农民从事芦笋种植和加工。"菏泽巨鑫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德林说,仅此一项人均增收就在3000元以上。“身长须为17厘米,直径约是1厘米,颜色纯白,不老不嫩。”在菏泽曹县巨鑫源食品工业园区,每天都要上演一场精彩而苛刻的“选秀”。

经过层层筛选后,符合要求的“选手们”将跻身罐头瓶中,以倍增的身价开启它们的环球之旅。作为中国芦笋之都的曹县,目前优质芦笋基地面积已达到20万亩,年产鲜笋18万吨,相关加工企业20余家,并迅速崛起为中国,的芦笋种植、研发、加工和出口基地,年创汇超过2亿美元。调研考察中了解到,该县芦笋产业的蓬勃发展,与其品牌化战略的推进息息相关。

“万人村”打造全国,芦笋种植园

曹县西南、鲁豫两省交界处的朱洪庙乡杨堂村,这个 “万人村”通过流转土地打造万亩芦笋种植基地的故事。从2013年开始,村里启动种植芦笋。万亩芦笋落户曹县“万人村”。朱洪庙乡位于曹县最南部,杨堂村在朱洪庙乡最南部,与河南省搭界。这片芦笋种植面积达11800亩。    

杨堂村有14个自然村,人口8800人,是远近闻名的大村。由于地处黄河故道,多年前村里多户人家种植果树,可效益并不好,后来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村中剩下的多是老人、儿童,很多田地逐渐荒芜。当地政府开始着手土地流转,引进芦笋种植项目,万亩芦笋已基本栽植完毕。这里己经成为全国,的芦笋种植基地。    

″就地打工,在村里也能挣工资。当时村里一部分人种小麦,收入一般,还有一些人外出打工,地都荒了。既然有人肯按小麦的价格租地,大伙都乐意。”当时时任杨堂村党支部书记夏正银说,土地流转非常顺利,村里开始种植芦笋。    

小小芦笋,让“万人村”摘掉“贫困帽”。村里土地流转以后,还有一些村民拥有土地,因担忧种植芦笋效益不稳而继续种植小麦,在乡村两级干部和芦笋种植专家的讲解、引导下,以及针对村民担心的芦笋销路问题,当地芦笋加工企业会按每年的行情敞开收购芦笋。有了后盾,村民再也不发愁了,土地流转后村民手里剩余土地也陆续种上了芦笋。人口过万、位置偏僻的杨堂村之所以能摆脱贫困的帽子,得益于万亩芦笋基地落户当地,使人力、土地、环境等资源得到了优化。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