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中国消费市场的在华跨国采购企业数量持续上升
品牌和零售商将进一步扩大采购组合,以加强新冠疫情后的应变能力
服装企业将继续寻找更具竞争力的低成本生产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将向全球供应链的上游迈进,继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由全球消费品供应链引领者冯氏集团全球消费品供应链引领者冯氏集团旗下利丰研究,编写的《跨国采购报告》于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正式发布。报告认为中长期全球采购格局将取决于五大因素:包括新冠疫情、地缘政治、自贸协议及贸易优惠、采购成本和生产地的国内发展政策。
冯氏集团业务遍布全球消费品供应链,今年已是连续三年参展进博会。利丰研究,编撰的《跨国采购报告》深入分析了冯氏集团全球业务网络的一手数据,比较了18个经济体的采购成本和能力,包括发展较为成熟的生产地如中国和越南、后起之秀如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及相对新兴生产地如埃及和约旦等。报告指出,新冠疫情和其他市场不确定性使得品牌商和零售商已进一步分散及重新调整其采购组合,构建具弹性和灵活性的供应链,以应对未来难以预测的重大干扰。
报告指出,有部分跨国企业已将制造流程从中国转到其他国家,以避开关税压力,并把地缘政治风险减至,,一些出口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也采取了同样策略,但是在分散采购过程中,中国作为亚洲服装出口国家的纺织品供货商,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将会提升。一方面,中国的低增值及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外移,而中国则向价值链上游迈进;另一方面,许多制造基地仍然需要从中国进口原材料、设备仪器、技术等。”冯氏集团利丰研究,副总裁钱慧敏女士认为。
同时,因快时尚及个性化产品在电商驱动下兴起,近岸采购及供应链区域化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高,以满足消费需求对更短供货期的要求。中国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服装产品消费市场,在中国采购意味着可以更贴近当地消费者需求,并将产品快速推向市场。
该报告详细介绍了塑造服装采购未来格局的五大因素,包括:
新冠疫情
全球新冠病毒危机的重要影响并不是重构全球采购版图,而是加速及深化了一些早已存在的趋势,包括分散采购基地;供应链的近岸化及区域化;关键原材料、部件及中间投入消耗品的双地或多地采购;以及让供应链更透明、可追踪及更具灵活性的电子化。
采购模式将会演变为“中国+越南+众多具低成本生产线的亚洲国家”。
地缘政治
预计一些亚洲及中美洲国家将从中获益,其服装产品对美出口实现增长。
自贸协议及贸易优惠
全球各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将继续影响跨国采购。
跨国企业或可利用自由贸易协议及优惠贸易安排,制定避开较高关税的有效策略。
但相关的关税及准则等的监管制度将使其策略变得更为复杂。
采购成本
虽然自动化和机器人的应用变得越益普遍,但服装行业基本上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劳动力增长急速,将成为低成本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新采购基地。
现有的采购基地须向高端消费品和高增值生产活动转型,否则可能会被淘汰。
生产地的国内发展政策
供应商生态、基建完善程度、物流效率及营商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服装企业重置或建立生产地的决定。
举例来说,印度正积极改善国内营商环境和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