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10月21日电 题:彝族服饰非遗传承人:凉山彝绣“绣出”更好未来
作者 王鹏
“十年前,我下乡去教彝绣,根本没人愿意学,现在不一样了,很多人排着队找我学。”作为彝族服饰,非遗传承人,53岁的贾巴子则多年来坚持在四川凉山推广彝绣,从“没人学”到“排着队学”,她认为凉山非遗传承的变化背后是观念之变,也是凉山发展之变。
10月17日至22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展览现场,贾巴子则带着徒弟现场演示凉山古法纺线、织布、刺绣技术,并介绍推广彝绣产品。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的彝族聚居区,也是保留彝族传统文化最多的地区。与中国“四大名绣”苏绣、粤绣、湘绣、蜀绣相比,彝绣以红、黄、黑为三大原色,技法粗犷,色彩浓烈,反映彝族人的图腾崇拜和民俗风情。
生于金沙江畔金阳县的贾巴子则,从小从母亲手里学到了缝制、刺绣等工艺。31岁那年,她带着两个儿子前往凉山州州府西昌,开拓彝绣市场。
“我从小爱好彝绣,生活也需要它。我们彝族服饰历史悠久,图案组合有规律也很自由,给我很多创造的空间。”贾巴子则说,在多年的彝族服饰制作中,她融合现代元素,将彝绣运用到了现代婚纱、工作装、学生校服上,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彝绣风格。
作为彝族服饰,非遗传承人,除了技法和创作上的创新,贾巴子则更看重彝绣的传习。她说,最近几年主动学习彝绣的凉山彝族妇女越来越多,跟早些年相比“非常不一样”。
她回忆,十多年前,自己曾回家乡金阳县一个乡村教彝绣,动员了几天,结果整个村子只来了几个人,自己当时又生气又着急,“大家没有学彝绣的想法,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而如今,彝绣已成为凉山州,发展的产业之一。根据凉山州制订的彝绣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凉山将建成产业园和10个产业基地,实现彝绣产业年总产值达1.39亿元(人民币,下同),帮助20万左右困难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现在这么多人来找我学,我很高兴,大家的观念变了。”谈及当下彝绣传习的“盛况”,贾巴子则有自己的理解,“凉山旅游业发展了,游客多了,彝绣也卖得多了,不然只靠凉山人能穿多少?大家都认识到了,这(彝绣)是个致富手段。”
正如贾巴子则所言,“非遗+脱贫”模式正在凉山深入开展。她告诉记者,她每年要跟凉山各地的几百名“贫困绣娘”合作,由她提供半成品,绣娘在家中刺绣加工,每位绣娘每年能赚2万元左右。
“今年有国内的大电商平台来凉山,培训绣娘,跟绣娘合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我觉得这是个发展方向,光靠我个人肯定不行。”谈及彝绣的未来,贾巴子则说,除了政府出资加大彝绣培训,她也希望未来凉山彝绣市场能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培训更多绣娘,为凉山“绣出”更好的未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