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10月16日电 题:青海银行三代人:把钱当纸 不能迷失自己
作者 孙睿
“如今虽然时过境迁,但传统不能丢,本分不能忘。”看着女儿、外孙女儿也陆续走上银行的工作岗位,已入古稀之年的谢自强依旧教育她们,无论何时何地,银行人一定要把钱当成纸一样看待,千万不能迷失自己。
家住青海省西宁市南山路阳光小区的谢自强、梁金玉老两口儿都已年过七十,女儿谢宏梅和外孙女苟智卉也和两位老人一样,从事金融行业。一家三代人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见证了金融事业的变迁和发展。
谢自强回忆说,上世纪七十年代,银行营业间里最特别的就是那噼噼啪啪响成一片的算盘声,老师傅们打起算盘干净利落,新入职的徒弟们看起来还真是眼花缭乱,面对师傅们,我们真是一点儿自信也没有,只有苦笑安慰自己别怕慢慢学。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手工计算定期储蓄存款利息时,需要熟记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各档次和各时段的利率,收钱、点钱、核对储蓄卡和储蓄凭条、登记存折后交由另一人做符合签字、签章、登记分户账,最快也要二十分钟。
“当时银行工作环境艰苦,冬天只有冒着烟的火炉子,每天一大早值班人员要来生火。工作人员不能随意离开工作岗位,所以当时,我们早晨都不敢喝水,只吃干粮,一坐就是,,基本不说话,只是埋头工作,保证工作的零差错。”谢自强说。
谢宏梅是谢自强,的女儿,小时候受父亲影响,长大后想成为和父亲一样的银行人。1996年,26岁的谢宏梅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银行一员,直至今日,还在青海银行城西支行工作。
“九十年代的银行比父亲那个年代已经变化很大了,有了计算机,大家开始热火朝天地学习计算机操作,很多师傅们原本在算盘上快捷如飞的手,到了键盘上却如胶柱击鼓,虽然艰难但是不见放弃,后来,‘一指禅’‘独臂神’等成为了很多师傅们响亮的绰号。”谢宏梅说,那时一切要靠手工,银行门前经常是很多客户排着长队在等待,银行人每到月底、季末、年终,都要通宵达旦地加班。
如今,现代智能化设备和机具让客户与银行人同时得到了便利快捷,体验到了更加优质的服务。
“我现在的工作环境和姥爷曾经的工作环境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明亮宽敞的大厅,互动探索屏、智能导览、金融超市、二维码展示墙、贵金属互动展示柜、青青机器人等十多类高科技智能设备和机具给客户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快捷方便和服务,真不敢想象当初他们是怎么开展工作的。”在青海银行海湖新区支行营业室工作的谢自强外孙女苟智卉说。
近年来,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使人们的支付、消费、理财方式逐步从现金转变为使用银行卡、网上银行,再发展到现在的微信、支付宝支付为主,这正是体现了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苟智卉说,“虽然现在的工作环境和模式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但是姥爷、姥姥及妈妈这两代银行人艰苦朴素、爱岗敬业的精神不能丢,需要我们新一代银行人去继承和发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