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间屋为清代建筑 当地政府出资帮助修缮
几十年前,九龙坡区陶家镇一位村民花1万元买下一个院子,日前经过当地有关部门鉴定,院子里有一间老屋是清代建筑。为了确保老屋得以完好保留,当地政府出资万元进行修缮。
昨日,记者从九龙坡区陶家镇了解到,该镇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建立镇级文物保护制度,把一些隐藏在镇里的古桥、古寺、古道、老院落、老建筑、古墓和天然洞穴等,完好保护起来。
很有历史感的百年老屋,还住着人。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 实习生 蔡红梅 通讯员 张玉兰 摄影报道
屋子冬暖夏凉
四合院及老屋,位于九龙坡区陶家镇九龙村13社,房主是当地人陈文明。
上月,镇文服,主任黄科与几名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一道,沿着校岩路,来到陈家一探究竟。
来的时候,刚好是酷暑天气。“走进院子,就看到一座比较低矮的、灰黑色的砖瓦结构房屋,与旁边两层楼的红瓦砖墙相比,显得有些老旧。”黄科说,让他惊讶的是,“当时正值夏季高温,外面很热,到了老屋内却感觉很凉快”。
果然,当其他人走进老屋后,都感到就像开着空调一样,很凉爽。
对于老屋的与众不同,房主陈文明也感到很自豪:“这房子就是这点好,冬暖夏凉。”
在一个四合院里引起大家注意的,还有老屋的一些石砖。
“老屋神秘之处,在于墙角的一块石砖,上面隐约刻着一些字,其中很醒目的是‘大清’。”黄科说。
难道这间老屋修建于清代?如果真是这样,少说也有百年历史。拍完照片回到镇上,黄科立即向陶家镇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汇报。
随即,九龙坡区文管所所长唐国庆来到这里。“它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川东地区特色,是一个四合院落。从墙角石砖上的文字和建筑格调上看,我认为老屋修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唐国庆说,此外,老屋里还有很多历史符号,比如柱子下的石墩上,隐约有些雕花。院落里的石壁上,也有各种各样图案。虽历经风雨,但抹不掉它们身上的历史痕迹。
石壁上有雕花
曾经是小学校
在陶家镇文服,提供的资料上,这样记录着:这间老屋建造于清代,解放前为当地地主刘长海所有,后来改成私塾。新中国成立后,在老屋原址上重新修建成学校,取名新龙小学,开设扫盲班。后来,小学拆迁合并至九龙小学,空置的老屋被当地村民购买,修葺后形成四合院落。
石墩上的雕花还很清晰
记者在现场看到,院落里的地面,均是用石头铺设。这些石块非常有形且平整,有的还铺设成一定形状,看似颇有讲究。院落里的柱子,全是木头加石墩构成,木料至今没腐朽。
“这个院子是我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买的,当时花了1万元。”陈文明说,不久前,村里出资1万元,对老屋进行了维修。
九龙坡区陶家镇 首建镇级文物保护制度
据了解,九龙坡区陶家镇摸清全镇历史文化家底后,将九龙桥、观音滩桥、石洞寺和孙家庙子等22处文物点确定为镇级文物保护点。
为了确保这些文物得以保护,该镇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建立镇级文物保护制度,制定了镇级文物保护工作方案,成立了陶家镇文物保护领导小组,建立了镇、村联动巡查、齐抓齐管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的不断加快,文物保护更要重视。”镇文服,主任黄科介绍,今年还将推动开展九龙桥的保护工作,预计今后周边只能步行,不再通行自行车和摩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