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庆8月1日电 中国聋人语言学学者郑璇:架起“聋”“听”间的桥梁
中新社记者 钟旖
参加培训、翻译外文著作、与聋生谈心……适逢高校暑假,重庆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郑璇的假期却并不“轻松”。作为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她自2009年入高校执教,潜心钻研特殊教育教学和科研,努力用“唇耕手耘”在“聋”“听”之间架起沟通桥梁。
郑璇1981年出生于湖北武汉。在她两岁时,一次医疗事故造成她双耳严重失聪,仅左耳剩下一丝微弱听力。经过几年艰苦的家庭语言康复训练,郑璇依靠助听器和读唇,学会了与健全人交流,并背起书包走进普通学校。
在求学路上,郑璇付出了较常人百倍的艰辛。依靠双眼“看课”和课外自主学习,郑璇先后考入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并于2009年获得博士学位。
2009年,因中国西部地区,的聋人高等教育办学点是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殊教育系,郑璇举家扎根重庆,由此开启三尺讲台的特教生涯。
“残疾不是缺陷,它是人类生命多样化的特点。”凭着一份“感同身受”,郑璇与聋生之间的交流很顺畅,又基于多年的语言学学术积累,她在全国首创聋大学生“三位”课程教学模式,将手语课与语文课、沟通与交往课融合式教学创新,力求在聋听间搭建更精准、便捷、高效的沟通桥梁。
十年来,郑璇从关注聋人的语言和教育,不断拓展与“聋”相关的研究触角,包括手语翻译、聋儿早期干预、聋生融合教育等。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5篇;出版专著及教材4部;担任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国家通用手语项目结题评委,兼任重庆市聋协主席;获得“全国最美教师”“全国自强模范”等荣誉。
“只要是跟‘聋’相关的我都很关注,并把它们看作是我的专业领域。”郑璇说。在高校内,她组建“重庆师范大学手语与聋教育研究,”,做好教学科研的同时开展社会服务,推动手语翻译专业化和职业化。在日常生活中,每到一个城市出差,她都会挤出时间拜访当地特教学校和残障机构,其足迹已遍布中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
“除了听,聋人们什么都能做。”这句出自美国加劳德特大学首位聋人校长金·乔丹的名言常被郑璇挂在嘴边。她认为,这是对新时代残障观的诠释。
郑璇说,残障观是提升残障人士社会归属感、价值感的关键一环。传统的助残观是呼吁人们献爱心,同情关怀残疾人群体。而新时代的残障观应是去除人们心中对“残障”的定义标签,构建一个无障碍的社会环境,不过度关注残障人士的短处,让残障人士发挥,的潜能。
“我不希望聋人敬佩我仅仅因为我是博士,博士敬佩我仅仅因为我是聋人。我希望用我的学术成果说话,做一个为聋人群体造福的人。”谈及下一步规划,郑璇告诉记者,未来她将在投身国家通用手语事业的同时,继续深耕聋教育,思考如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聋教育革新之路,并帮助更多聋人建立自信,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
“我们希望,未来人们和我们相处时,不要戴上任何的有色眼镜,给我们平等的机会。”郑璇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