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膝盖有恙,胡承霖还是尽力弯腰,摸摸豆叶、看看豆茎。 吴兰 摄
中新网合肥8月1日电 (记者 吴兰)连日来,晴热高温炙烤安徽大地,局部,温度已达39℃。
1日,高温依旧,与前一日相比,90岁的胡承霖心里则“淡定”很多。这份“淡定”源于他实地察看了250公里外——他所牵挂的大豆苗情。
正午时分,站在田间地头,热浪阵阵。90岁的胡承霖面对他人“天热,注意身体”的关切,回应说:“搞了一辈子农业不怕热,抗热抗旱抗寒都经历过,我就是抗性强。”
胡承霖和农业大户看苗情。 吴兰 摄
胡承霖,1929年生,安徽农业大学教授,更是安徽省小麦高产攻关的“设计师”,1985年被原农业部聘为小麦专家顾问组成员、安徽小麦专家组组长,曾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和“小麦高产攻关特别贡献奖”等众多荣誉。
在安徽涡阳县大豆田间管理技术培训会上,和农业大户分享了喷洒一种水溶液的新科技和田间管理知识后,胡承霖戴上帽子,手拿毛巾,径直走进该县陈大镇孙老家村孙子富的田地里,问面积,看长势,察苗情。
孙子富介绍,自2009年承包土地以来,得益于胡教授在关键时期给予播种量、施肥量、田间管理等每个环节的“科技”把关,给他带来不错的产量和每亩多20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的效益。
孙子富说,以前一直以种小麦为主,今年试种了200亩大豆。“种地不科学不行,不能凭想象。”
一位现场来学习的农业大户说:“我来这就是‘想便宜的’——就是学习少投入多收益的好方法。”
“一直没有停下自己的工作,根据国家政策,这几年从‘高产创建’转向‘提质增效’,仅在小麦方面,从种到收的关键期,至少下乡12次。”胡承霖说,这次高温天来看豆情,不来就错过大豆生长关键时期的花荚期,就误农时了。为此,他从合肥乘车4小时前往孙子富的田地里,就是为了推广一种水溶肥。
走出田地,一脚泥,胡承霖正在除脚上泥土。 吴兰 摄
胡承霖,从目前这两年小麦种植试验来看,平均每亩减少60元的成本,而且产量还提高了8%到10%,这是一笔不错的“经济账”,另外还有减少农药化肥使用的“生态账”。尽管膝盖有恙,他还是尽力弯腰,摸摸豆叶、看看豆茎,细细观察长势。
“以前我常说,差不多能干到90岁,现在看来,我还有能力和精力继续干下去,我要抓紧时间投入到农业转型升级工作中,直到干不动为止。”胡承霖说,“我与粮食生产打了一辈子交道,对农业、农民有很深的感情,愿意终身为农民做事。”
胡承霖说:“我的时间很宝贵,随着年龄的增加,视力出现下降,膝关节也有点问题,所以首先我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只有健康才能走进我一直牵挂的麦田。”
看他在田间地头的“活力”,几位前来取经的农民说他“看着只有70岁。”他说,“我要是70岁,那高兴啊,后面还有那么多年,能看到很多变化。”
走出田地,一脚泥,一身汗,对田间的大豆长势满意的胡承霖说:“我希望看到2030年的样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