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儿啃老10年,家庭教育不能错位
●杨朝清
江苏南京市民王先生是做生意的,家庭条件还算不错。儿子今年34岁,十多年前王先生送孩子到英国留学,本以为孩子留学回国后可以找份工作,安心过日子。让他想不到的是,儿子从英国留学回来后,一直没有找工作,整天游手好闲,父子俩为此经常争吵,有时儿子甚至会和他动手。(《现代快报》7月16日)
不论是送儿子到国外留学,还是给儿子买房,抑或给他买车,不少父母选择用自己的财富积累和社会资本,让孩子少一些“负重前行”的压力。与许多“没有背景,只有背影”的寒门子弟相比,一些可以“拼爹”的年轻人没有“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的生存焦虑,只需要按部就班地进入生活的正轨就好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海归儿子啃老10年”,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忧虑,也暴露出一个社会问题。
曾几何时,“海归”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身份标签,自带精英群体的光环效应。现如今,“海归”泥沙俱下、良莠不齐,“海归”只意味着一段生活的经历与过程,并不意味着出众的能力与素养。“海归”并不是一个同质性的整体,而是有着鲜明差异性的个体。“海归”做起了“品虾师”的有之,在乡村“发挥作用、实现价值、赢得尊重”的有之,浑浑噩噩的“海归”有之,身陷囹圄的“海归”同样有之。
对于不少中国人而言,人生的意义往往是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有引以为傲的子女。在这之中,孩子是无比重要的一环。然而“海归儿子啃老10年”背离了父亲的期望,引发父子之间的矛盾,也是家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结果。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小时候的兴趣与引导、心灵上的慰藉与关爱、人生价值上的指导与支持、独立人格上的塑造与勉励,都离不开父母于细微处的留心观察,也离不开在社会大环境中父母对孩子坦然放手的助推之力。父母无时无刻不是孩子坚强的后盾,但孩子的人生,终究还要他们自己来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了依赖父母,习惯了向父母无节制索取的“巨婴”很少有能自己觉悟的,想让他们回归社会,关键还是靠父母,收起对儿女百依百顺的心,才能把人生还给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