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垃圾分类经验“黄金组合”:上海式动员 广州式服务

时间:2019-07-10 15:20:19    来源:羊城晚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垃圾分类经验“黄金组合”:上海式动员+广州式服务

点击进入下一页

  ▲广州荔湾西村街道,可回收物收集后待运走 梁怿韬 摄

  羊城晚报记者 梁怿韬 何晶

  垃圾分类在上海强势推行,火热之下亦需冷思考。通过在上海的多日走访,羊城晚报记者发现,一些城市管理不够精细化的表现,对垃圾分类实操效果产生影响。如何将垃圾分类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探索垃圾分类的长效机制,值得管理者思量。

  记者获悉,上海正式施行垃圾分类地方法规前,相关调研人员曾到广州市荔湾区西村街道“取经”。9日,该社区垃圾分类实操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式的垃圾分类动员加广州式的垃圾分类服务,可作为“黄金组合”供其他城市借鉴推广。

  现象

  管理不够精细,垃圾分类效果打折扣

  无人守桶就现垃圾混投

  “每次轮到我当志愿者,我便需要在桶边站两个小时。”作为上海一名监督帮助居民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志愿者,78岁的王婆婆坦言,虽然能为居民服务自己感到很光荣,但志愿者天天站桶边督导大家毕竟非长远之计,如往后无人督导,不知分类效果会不会变差。

  没有了志愿者监督提醒,社区干湿垃圾投放仍能精准吗?5日中午11时许,羊城晚报记者途经上海市陕西北路729弄2-8号,当时未有人在垃圾桶边督导。打开小区湿垃圾桶,只见其中还混有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玻璃瓶、饮料盒等非湿垃圾。

  在垃圾分类上探索较早的广州,“无人守桶”时,垃圾分类效果也大打折扣。1日,广州垃圾分类地方条例实施一周年之际,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广州部分社区时,便发现实施分类投放的社区在无人督导时,存在垃圾无序投放现象。8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亦报道称,广州部分无人监管垃圾分类的社区,居民“前端混投”、收运队伍“后端混收”。

  机场地铁湿垃圾无去处

  连日来在沪走访,羊城晚报记者发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与否,明显影响到垃圾能否精准分类。

  4日记者到达上海时,发现虹桥机场到达厅内的垃圾桶,基本上仅有可回收物和干垃圾两种桶,难觅湿垃圾桶,一些旅客只能将吃剩的食物扔进干垃圾桶内。在上海地铁站内,记者看到垃圾桶同样按可回收物和干垃圾“两分”。此前相关管理部门已强调上海地铁车厢内禁止饮食,建议乘客如有湿垃圾产生可投放至地铁周边餐饮机构内的湿垃圾桶中,但记者仍发现有少量湿垃圾被投放在地铁站内的干垃圾桶甚至可回收物桶内。

  此外,部分区域垃圾清理不够及时。“垃圾桶都‘爆仓’了,怎么分类?”7日晚,记者在繁华的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看到,街上多个分类垃圾桶已装满垃圾,部分垃圾满溢落到地上,有想分类投放的游客看到此场景,只能寻找其他垃圾桶。

  回应

  多部门协调,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记者将观察到的上海垃圾分类个别不良现象反映至上海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通过执法,我们也在跟管理部门沟通调整垃圾分类管理手段。”局方表示,目前垃圾分类问题更多出在管理上,如地铁内该不该设湿垃圾桶等。对此,上海市城管执法部门正根据行政处罚和开整改通知等相关数据,与地铁及绿化市容管理单位进行协调,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如果存在较多违规投放问题,我们会先行整改。”上海地铁车站管理方一名环卫保洁负责人告诉记者,其目前主要做法是看到有错投的湿垃圾便马上分拣出来,避免乘客看到垃圾桶内有错投的垃圾也跟着投错而形成“破窗效应”;如遇丢弃垃圾太多致垃圾桶“爆仓”也会马上清理。按照上海地铁目前的保洁制度,垃圾量超过垃圾桶容量的1/3时,车站保洁人员需进行清理。

  “每个人都要对垃圾分类负责。”对于羊城晚报7月2日报道广州部分社区居民生活垃圾混投、基层环卫部门混收的问题,广州城管相关业务人员在5日垃圾分类执法时表示,出现这种情况双方都有责任,建议基层环卫部门先处理混投垃圾现象,如尽快收运或分拣,避免更多人不分类投放垃圾。

  建议

  沪穗长处叠加

  经验可供复制

  尽管眼下干湿垃圾精准分类的效果尚不尽如人意,但广州通过先行先试探索的不少经验,尤其是优秀试点社区形成的成果,值得其他城市借鉴学习。广州市荔湾区西村街道就是一个样本。

  9日,羊城晚报记者从西村街道获悉,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城市的调研人员前来考察交流。目前在垃圾分类上“开足马力”的上海,两个月前就曾来到西村调研。

  “他们看中广州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服务经验。”广州市城市废弃物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委员、西村街道垃圾分类促进,负责人杨静山告诉记者,今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工作人员来到西村调研。

  杨静山表示,广州在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方面较上海有优势,自2018年7月1日实施《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一年来全市平均每天实现分类回收资源7550吨。

  “能够回收那么多可回收物,源于顶层设计。”杨静山说,广州通过出台补贴措施吸引回收企业将低值可回收物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西村街道通过垃圾分类促进,,收集并统计辖区内各种单位所产生的垃圾种类和数量,从中选取具有可回收价值的垃圾种类并动员产生垃圾的单位将可回收物分出来,同时对接收购低值可回收物买家资源,以此实现垃圾减量。上海调研人员来穗,其中一项便是想了解广州在低值可回收物分类处理上的经验。

  “通过密集的宣传动员在短时间内让市民学会干湿垃圾分类,这是上海垃圾分类的经验;通过加强服务让有价值的东西被回收,这是广州垃圾分类的经验。”杨静山认为,上海式动员加广州式服务,两者的经验既能让市民迅速知晓并自觉参与垃圾分类,也能让有价值的东西不变成垃圾被丢掉,在叠加相应法律法规和顶层设计后,将是一个好的垃圾分类经验组合,可供其他需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城市学习。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目的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 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