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甘肃临潭扶贫车间有了订单 村民不再围着锅碗瓢盆转圈圈

时间:2019-06-21 09:27:43    来源:中新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甘肃临潭扶贫车间有了订单村民不再围着锅碗瓢盆转圈圈

  甘肃临潭县扶贫车间内部,工人们缝制衣服。 艾庆龙 摄

  中新网兰州6月20日电 (艾庆龙)勾线、对针、脚踏……42岁的李宝珍在缝纫机前,眼神专注、动作熟练,眨眼间便将布料轻松缝合。而在3月份,她还在家中照顾老人和孩子,围着锅碗瓢盆愁生计。对她而言,进入扶贫车间,在家门口打工挣钱,是近年来最明智选择。

  李宝珍是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新城镇村民,她和村民们居住在,海拔达3800多米的高寒山区,全镇虽属农业区,但受制于自然环境恶劣,种地效益低,世代村民想在此处苦出“名堂”均无功而返,外出打工成为青壮年,出路。

  “雨水多,阴天多,庄稼质量差。”李宝珍告诉记者,父辈时代,主要以种油菜和土豆为主,每到收成之际,采用人背畜驮将其运至乡镇市场,勉强换取辛苦钱,生活始终不温不火。

  面对现实压力,李宝珍和村民决定不再重复父辈道路,踏上务工之路,收银员、水泥厂工人、营业员……她们凭借着努力,希望过上安稳且充足的日子。但随着孩子教育和老人照料等问题日渐突出,还未闯出“名堂”的村民们被迫纷纷返乡。

  “老公1人扛起6口人的生活负担。”空有工作之心的李宝珍受制于家庭不能出外务工,围绕锅碗瓢盆“转圈圈”,在焦虑中度日。

  2019年3月,村里新建起的扶贫车间悄悄改变着村民们的生活,也给李宝珍灰暗的生活照进了阳光。

  “听说村庄正在建设工厂,第一反应是开心。”但当李宝珍得知是缝纫车间,当即心中便凉了半截。“缝缝补补自然不在话下,但制作衣服,没有经验和技术。”她觉得,村庄处于山大沟深处,成品衣服如何销售?没有市场,也就意味白白付出。

  像此类“后顾之忧”困扰着“心热”之人,村民们大多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报名参加,3月份到4月份集中培训时间,从“一条直线都做不直”的村民成为了熟练掌握技术的工人,而此前担心的问题也随着投产开工引刃而解。

  “3个月试用期,每月工资1800元,随后便执行计件工资。”对于李宝珍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免费获得一个生活技能,她还打算为家人制作衣服。

  扶贫车间的成立,不仅仅吸引着留守妇女,也吸引着务工人员,在浙江当缝纫工已有10年时间的徐月巧,如今也是该车间一名工人。

  “10年间,回家次数不超过4次。”徐月巧对外出务工心酸难以忘怀。她说,夫妇二人为节省来回2000多元的路费,逢年过节都不会轻易回家,大多情况只通过电话表达对父母和孩子的思念。

  得知扶贫车间的建立,拥有熟练缝纫技术的徐月巧便报名参加。如今,使用着工厂内,价值10万元机器的她说,家门口就业,再也不用饱受相思之苦。

  侯晓峰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信息部总工程师,2018年4月挂职甘南州政府副州长,在工作中发现,作为甘南藏族自治州所辖的农区,临潭县有些地区的脱贫远比牧区困难,于是牵线落实了这家扶贫车间,致力于助推脱贫,改善民生。

  “订单更是成败关键。”侯晓峰说,中海油集团在定点扶贫任务合作市、夏河县外,还主动与临潭县联系,双方投资1000万元建设扶贫车间,并获得集团每年12万套工装和12万双工鞋的订单,以此开工运营。(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