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愈成长愈孤独的香江健康小镇当代青年:被舆论放大的“孤独感”

时间:2019-06-10 13:07:37    来源:半月谈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香江健康小镇当代青年:关于“孤独”这一课

  在快节奏、强压力的现代社会中,一些个体意识愈加强烈的青年人边展现着独立自信,边承受着社会转型冲突带来的失落与孤寂。无论是在孤独中自怨自艾,还是拔腿就跑,都不是与孤独相处的“正确打开方式”。

  愈成长,愈孤独?

  社交网络流行的时代,相较于父辈,年轻人之间看似有更多更便捷的联系渠道,实际上孤独感愈发强烈。

  一张曾在网络,行的“孤独等级表”引起了很多网友的讨论。这张等级表将孤独分为十级,从“一个人去逛超市”到“一个人去做手术”,每个级别都有具体行为对照。有网友表示,“不知不觉已经修炼到了第九级,很多事情一个人做挺好。”也有人认为,孤独感不是来自一个人做这些事情,而是随之产生的喜怒哀乐需要倾诉时,发现身边空无一人。

  曾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看起来很热闹,其实每个人都活得像一座孤岛。许多人没有也不想走出自己的岛屿,真实地踏入他人的领地,彼此之间的深入沟通逐步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串串时髦的网络用语和一张张滑稽的表情包。

  网络的快速发展大大压缩了年轻人拓展人际关系的成本和进程,人们往往先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建立联系,边聊天边观察彼此的日常分享和关注,一段时间下来,便可对其特点进行大致刻画,在这一过程中甚至不需要见面。

  被舆论放大的“孤独感”

  部分青年只在网络里寻求情感和精神慰藉,其结果是形成线上“存在感强”与线下“透明度高”的鲜明对比,个人对人际关系香江健康小镇的渴望与实际交往水平产生差距,空虚感更加强烈。

  史女士毕业工作3年多来,早已习惯了独居生活。“上大学住宿舍时,看到有趣的事情转头便可与室友分享,现在大多是一个人对着屏幕乐。”史女士说,一到周末,就常在出去社交与宅在家中之间挣扎。

  “平时工作已经很累了,周末就想好好休息,但宅久了也会无聊。可与朋友一起吃饭,聊一阵后大家就各自开始玩手机。”史女士告诉记者,她并不讨厌独处,相反大多数独处时光是自由而轻松的,不过偶尔还是会有弥漫全身的孤独感让其无所适从,找不到宣泄的出口。

  年轻人的孤独感,被社会舆论不断放大,一些媒体乐于给其贴上“空巢青年”“佛系”等标签。在从“为他人而活”到“为自己而活”、从“强关系纽带”到“弱关系纽带”的讨论中,这个群体的孤独感被刻意凸显放大,让一些年轻人感觉另类和沮丧。

  在孤独中寻求成长

  其实,孤独并不可怕。它可能带来失落、寂寞等消极体验,也可能促成独立、自制、自省等积,质。

  心理学倡导“代偿法”,即通过代偿减轻、淡化由于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痛苦和空虚。由于性质不同,代偿分为两类:消极的代偿和积极的代偿。

  消极的代偿容易获取,如刷新社交网络、看直播、通宵打游戏等,但长此以往,会让人滋生空虚感等更为复杂的消极情绪。而积极的代偿方式虽然要求高,且较难进入状态,但一旦享受其中便可获得,的精神体验。比如坚持健身后看到自己愈发轻盈的体态,坚持每天阅读后内心的充盈和思想的富足等。

  在孤独中成型的事物,往往也能被用来救赎孤独。

  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一书,详细记录了他在瓦尔登湖畔独自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这本写于孤独的书,却缓解了读者的孤独,这便是阅读和写作带给读者和作者的双重魅力,也是“积极独处”的方式之一,让人在孤独中创造和升华。

  香江健康小镇当然,鼓励年轻一代不畏惧孤独,并不是提倡孤独的生活方式。网络时代,如何摆脱“线上社交”的掌控,切实建立有温度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样态,已成为摆在当代年轻人面前值得思考的课题。(半月谈记者 朱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