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期间举办的画展,展出各类精品农民画。 苍雁 摄
中新网吉林5月19日电 (石洪宇)眼下正是东北黑土地上的农忙时节。吉林省桦甸市公吉乡西河沿村农民陈淑江刚刚放下手中的农具,就以“画家”的身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农民画手一起参加了在桦甸举行的中国农民画行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研讨会。
农民画手在创作 苍雁 摄
46岁的陈淑江是桦甸当地的农民画家。“农忙的时候用锄头,农闲的时候用画笔。”陈淑江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村子,像他一样的农民画家大概有10多位,且目前仍不断有新人加入,而年龄最小的还不到20岁。
陈淑江说,他家有一公顷土地,每年有大段农闲时间,他在1990年接触了农民画的创作。29年的坚持让陈淑江收获颇丰:100余件作品参加国内大展,还赴美国、日本等国展览,部分作品还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浙江美术馆、北京音乐厅画廊等机构收藏。
陈淑江介绍,拿起画笔不仅圆了他的画家梦,农民画每年还能带给他3万元左右的收入,部分来自参加各类画展的奖金,另一部分则来自作品的销售。
画展引得各地农民“画手”前来参观 苍雁 摄
而与陈淑江不同的是,农民王咏梅在农民画中找到了更大的商机。
来自桦甸市的王咏梅在创作农民画的同时,还经营起桦甸市山妹子农民画发展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带有公益性质的商业机构,目前她已签约23名农民画家,其中10人为残疾作者。
“农民画有丰富的创作土壤,可以展现民风、民俗,也可以与时俱进表现神舟飞天、高铁、抖音等元素。我们选择在农村坚守,也是因为这里有创作灵感。”王咏梅介绍。
记者注意到,以农民画为基础的创作已有了大部分市场需求。王咏梅所在的公司开始按照订单进行生产,客户来自全国各地。农民画有了抱枕、布艺、壁画、文化墙等衍生品。
“农民画的创作有时需要其他技艺,我们正在探索手绘石、手绘布艺、手绘葫芦等衍生品。”王咏梅介绍,公司在不生产时,会义务培训附近的村民,目前学员约有400多名。“学员技艺出色,还可以自己组建工作室。”王咏梅说。
桦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乔悦宝介绍,1991年、2008年和2014年,桦甸市三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农民画创作者从起步的3000人增加到目前的15000人。当地计划将农民画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农村产业,让更多农民受益。
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徐静介绍,农民画起步于1958年前后,而到了1990年有了长足进步,农民画开始关注中国改革开放等元素。
徐静说,农民画作者年龄从10多岁到90岁不等,陕西户县、上海金山、吉林桦甸、吉林东丰等地区均是重要的创作基地。此外,农民画作品还成为对外交流的渠道,曾被拿到联合国总部展出。
而对陈淑江来说,“画笔”的延传更为重要。在他的耳濡目染下,3个孩子都在和他学习农民画,其中21岁的女儿表现,。(完)